您的位置:首頁

陰黃的中藥治療方劑

陰黃由濕寒引發, 發病緩, 現病史長, 淡黃色晦黯如煙薰, 脘悶腹脹, 畏寒怕冷神疲, 口淡口不干, 舌淡白, 苔白膩, 脈濡緩或沉遲, 一般病況偷歡, 不容易速愈。 分濕寒阻礙型, 肝氣郁結血淤型, 脾虛血虧型。 中醫學特指的陰黃.是陰盛寒重, 平常脾陽不夠, 濕從寒化而導致濕寒為患.濕寒阻礙.淤阻膽肝.膽紊亂道 其臨床醫學特性為:淡黃色黯淡如煙薰;病發比較慢、現病史較長;無發熱.口不渴.口淡無氣味;排便不實或溏, 小便微黃不好;舌色淡.舌苔白膩或白滑;脈診見沉遲、沉遲、弦細。 其病理學特性為陰翳虛證。

陰黃的中醫治療藥方以下:

絳礬丸

音:jiàngfánwán《重訂廣溫熱淪》卷二:絳礬丸:藥方:皂礬15克(面裹燒紅)杜赤芍15克真川樸24克廣皮18克炒焦甘草9抑制法:煮紅棗肉為小丸, 姜半夏粉30克為衣。 功效與作用:治濕遏熱伏, 心脾陰黃, 黃而灰暗, 如熏淡黃色, 而無煩渴熱象者。 使用方法使用量:每服5克或6克,

一日二次, 淡姜糖水送下。 摘抄:《重訂廣溫熱淪》卷二《重訂廣溫熱論》卷二:絳礬丸:別稱:黃病絳礬丸藥方:皂礬5錢(面裹燒紅), 杜赤芍5錢, ...

茵陳術附湯

拼音字母:yīnchénshùfùtāng別稱:茵陳姜附湯(《筆花醫鏡》卷一)。 藥方:茵陳3克黃芩6克祿特科技1.5克炮姜1.5克甘草(炙)3克肉桂粉(削皮)1克功效與作用:治陰黃身冷,

脈沉細, 身如熏黃, 小便自利者。 使用方法使用量:水煎服。 摘抄:《醫學心悟》卷二《醫醇剩義》卷三:方名:茵陳術附湯構成:茵陳3錢, 黃芩2錢, 祿特科技1錢, 薏苡仁2錢, 川芎2錢, 廣皮1錢, 半夏1錢, 白蔻1錢, 苡仁8錢, 姜皮8分。 主冶:陰黃。 相貌...

茵陳茯苓湯

拼音字母:yīnchénfúlíngtāng藥方:薏苡仁桂枝各30克豬苓21克長石15克茵陳60抑制法: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治陰黃。 患者五六日, 脈沉微小, 身溫四肢冷, 小便不暢, 心煩而渴者。 使用方法使用量:每服15克, 水煎服。 摘抄:《傷寒微旨》卷下《醫林繩墨大全》卷一:方名:茵陳茯苓湯構成:茵陳1錢, 半夏(湯泡)1錢, 赤茯苓(削皮)1錢, 茯苓1錢, 枳殼5分, 橘梗(去蘆)5分, 甘草(炙)5分。 主冶:頭汗出, 變黃。 用...

理里加茵陳湯

拼音字母:lǐzhōngjiāyīnchéntāng藥方:山參2錢,

黃芩2錢, 甘草2錢, 炮姜2錢, 茵陳2錢。 功效與作用:傷冷中寒, 脈弱氣虛, 變成陰黃。 使用方法使用量:水2盞, 煎至8分, 去滓服。 臨床醫學運用:黃疸:一身相貌俱黃, 暗如熏黃, 已食如饑, 怠倦嗜臥, 短氣, 小便微黃, 自利, 乃脾胃濕熱內郁, 膀光之氣不融, 漸成黃疸, 證屬虛候, 以炒白術三錢, 山參一錢, 炮姜八分, 炙甘草八分, 綿茵陳二錢, 白茯苓三錢治之。 摘抄:《傷寒圖...

茵陳胃苓湯

拼音字母:yīnchénwèilíngtāng《感證輯要》卷四:方名:茵陳胃苓湯構成:杜赤芍1錢, 真川樸1錢, 炒廣皮1錢半, 浙苓3錢, 生曬術1錢半, 川桂枝5分, 建澤瀉1錢半, 豬苓1錢半, 炙甘草5分。 主冶:陰黃。 黃而黯淡, 如熏淡黃色, 而無煩渴熱象者。 使用方法使用量:先加西茵陳8錢煎湯代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