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太極拳養生

太極拳是我國一項有形的文化遺產, 它的出現與我國道家學術有著莫大的聯繫。 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 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的完美結合,

從古至今最受推崇的一種中醫養生運動。

中醫學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 是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為血帥, 血為氣母, 氣血的調和與通暢是人體健康的關鍵。 太極拳著重於對精、氣、神的修練, 尤其在鍛煉時要求以意導體、以體導氣, 從而使氣血運行流暢而致平和。 因此常見一般練習太極拳有年之人, 即使在冬天在戶外打拳, 也無需戴手套, 練習後手還是暖暖的。 這僅說明練習太極拳能促進氣血運行的只鱗片甲而已。

中醫學將氣歸納成: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其中元氣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 宗氣是水穀精微之氣與大自然空氣的混合體, 積於胸中,

以補充元氣。 營氣行於脈中, 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衛氣行於脈外, 有溫分肉、肥奏理、司開合的作用。 它們的協同作用, 保證了血脈的暢通, 維持了人體周身各部的功能作用。

太極拳則將元氣、宗氣、營氣流歸成內氣, 將衛氣歸為外氣, 通過養、蓄、運、使四個方面來練氣養生。 尤其是吳圖南師爺提出的養蓄宗氣、培補元氣。 運行營氣、開發衛氣, 更是太極拳養生保健的關要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