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糖友能不能吃糖?當然能

在大部分糖友的心目中, 一切和糖有關的食物似乎都成了天敵, 大有“聞糖喪膽”之勢。 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說, 事實上, 甜食並非禁區, 糖友只要科學進食, 既可控制病情, 又可享受甜食帶來的樂趣。

單糖多糖要分清

所謂“甜食”, 是指含有大量蔗糖、葡萄糖等“單糖”的食品, 比如葡萄糖水、紅糖水、蔗糖、雪糕、巧克力、月餅以及各種含糖飲料等。 進食這些食品後, 糖份會很快被人體吸收, 血糖也會陡然上升並持續一段時間。 因此, 單糖類食物適宜患者在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下使用, 從而使血糖迅速恢復正常水準。

我們平時吃的糧食如米飯、麵條、饅頭等, 都是澱粉類食物, 屬於“多糖”, 這些食物進到胃腸道逐漸被消化吸收, 升糖速度也較為緩慢, 引起的血糖上升程度遠不及進食同等量的甜食。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醫師胡春玲說, 目前醫學上認為, 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對已經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在合理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 適當比例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

因此,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主要是限制總熱量和飽和脂肪酸(葷油), 而不是減少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麵食類)在總熱量中所占的比例。 那種不吃米飯的, 反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糖友吃糖三要訣

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

適量進食一些甜食是可以的。 這需要注意一是吃什麼, 二是吃多少, 三是何時吃。 不同的甜食所含的糖分是不一樣的, 這就需要計算所含熱量, 注意從主食中減去。 例如, 一個蘋果產生的熱量大約相當於1兩大米。 因此, 一次進食的量不能多, 比如一次只能進食1~2片西瓜或半個蘋果。 胡春玲說, 在吃水果的時間上要非常講究, 切忌餐前餐後大量進食水果, 而應該放在兩個正餐之間吃, 這樣才能保證血糖不會發生太大的波動, 如果跟正餐一起吃, 則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代謝受到影響, 從而破壞其活性, 所以, 對於想吃水果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來說, 要注意水果餐的科學時間。

至於吃的時間, 建議在兩餐之間吃,

如上午的10點和下午的3~4點。 主食少吃一點, 加餐吃一點甜食, 這樣既可以使餐後血糖不至於過高, 又不至於餐前發生低血糖。 對於吃甜食後監測血糖明顯升高的患者, 說明不適合吃這類食物, 或者量吃多了, 需要進行調整。

給糖塊找個替身

對於糖尿病患者, 想吃甜品還有個辦法, 就是用甜味劑來代替糖。 常用的甜味劑有兩類:一類是僅含微量熱能或不含熱能的人工甜味劑, 包括糖精、阿斯巴甜、蛋白糖、甜味菊甙;另一類是含有一定熱量的人工甜味劑, 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果糖、乳糖等。

由於它們的代謝過程與蔗糖不同, 因此糖尿病人也可適量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 添加了甜味劑的食品並不等於“無糖”, 也不能多吃。

例如“無糖月餅”, 雖然不含蔗糖, 但其主要成分是澱粉和脂類, 可以產生高熱量, 進食後會明顯升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