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如何正確吃水果 盤點不健康的吃法

盤點不健康的吃水果方法

1、水果拼盤

不少人總是喜歡購買水果拼盤, 因為花幾十塊錢能夠吃到多種水果, 口感多變, 連平時捨不得吃的昂貴水果, 也能嘗到。 可是媒體調查發現, 抽查的樣品水果拼盤的細菌菌落數全部超標, 甚至最高的超標幾十倍。 導致這種現象, 一方面是水果接觸了保鮮膜、器皿、刀具、工人的觸摸。 另一方面, 水果拼盤做出後並沒有立即食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擺放, 細菌迅速滋生。

2、不去皮的水果

對根塊類蔬菜和水果要徹底削皮, 對葉菜和水果要用安全的水浸洗。 而之所以有這樣的建議, 是因為果皮中的農藥殘留嚴重, 並且難以清除。 另外, 為了保鮮, 大多數水果會採用打蠟技術, 為了避免更多的果蠟進入體內, 還是去皮食用。

3、腐爛水果

腐爛的水果, 可能會受到多種微生物的入侵, 如青黴、黃麴黴, 這些微生物會導致水果果皮軟化,

產生新的微生物, 如青黴素、黃麴黴毒素, 對人存在毒性、致癌的可能。 即便去除腐爛部分, 腐爛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也會污染沒有潰爛的部分, 而這是肉眼看不到的。 所以, 你值得更好的水果, 水果爛了就該扔掉。

4、冰鎮水果

冰鎮水果雖然爽口, 但也極其不衛生以及造成營養流失過多。 水果長時間冰鎮, 會導致維生素的流失, 有研究證明西瓜中的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經過冰鎮之後會大量流失。 另外, 低溫只是延緩細菌的繁殖速度, 並非殺菌或完全抑制。 冰鎮水果同樣面臨細菌的威脅, 而且冰箱中容易存在其他細菌, 可能在冰鎮過程中, 還會增加水果表面的細菌。

5、水浸泡的水果

用水浸泡水果, 看似保鮮, 其實會導致大量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 另外, 市面上不法商家利用明礬加上粗鹽讓切塊的水果保鮮, 不變色。 但是, 國家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規定, 新鮮水果不能添加任何添加劑(果蠟除外)。 明礬對人的大腦神經和骨骼均存在危害。

吃水果要注意這些事項

吃水果的時間也有講究

早上胃腸經過一夜的休息, 功能尚在恢復中, 因此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水果。 胃腸功能不好的人更不宜在這個時段吃水果, 尤其是柿子、橘子、山楂等。 香蕉也不適合空腹吃, 會加快腸胃的運動, 增加心臟負擔。 兩餐間吃水果, 水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能被人體快速吸收。 比如鮮棗最好餐前吃, 但食用太多可能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鳳梨可在午餐後吃, 西瓜最好飯後兩小時吃。 餐後1小時吃水果有助於消食, 可選擇鳳梨、山楂等有機酸含量多的水果。 但晚餐後不要大量吃水果, 既不利消化, 又很容易因吃得過多, 使其中的果糖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

有些水果不是人人適宜

比如獼猴桃、桑葚、草莓等帶籽水果有促進排便的作用, 更適合便秘的人, 如果本來就容易拉肚子, 就不要多吃。 鳳梨、獼猴桃、芒果、無花果等水果可能造成少數人的過敏和不耐受反應, 吃後如果發生喉部黏膜腫脹、頭疼、胃疼等不適反應, 就應避免食用。 楊梅、梅子、李子等水果中的酸味會同胃酸一起刺激胃黏膜,

潰瘍病患者不宜吃。

注意儲存方法

儲存水果方法有很多, 蘋果、梨等溫帶水果最好先放進塑膠袋, 紮上袋口後, 再放進冷藏室保存。 熱帶水果不能放冰箱, 否則會發生凍害, 放在室溫陰涼處就可以了, 而且袋子要留一點口, 經常檢查, 避免腐爛。

專家特別建議, 水果不要堆放在一個箱子裡, 避免相互擠壓, 要把已經軟熟的先吃掉, 有病斑或黴變的馬上拿出, 避免傳染給其他水果, 表面有汙物或沾上黴菌的要輕輕洗乾淨。 實在吃不完, 可以把一部分水果做成果醬, 泡成果酒, 或者泡在蜂蜜裡。

上一篇:身體不適 推薦水果養生法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水果吃法水果食療原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