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從舌相之變 談談秋季腹瀉與秋季進補

上週末朋友專場在慢病專台出診時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白露後, 人的舌相竟然變了。

白露之後, 人們的舌相不再是舌紅起刺有火, 也不是舌上佈滿厚膩苔有濕, 大部分人的舌偏淡, 微微有薄苔。 薄苔說明體內暑濕羈留, 濕邪尚未清除徹底;舌淡說明氣虛, 脾陽不足, 在這個季節見到這樣的舌說明該“秋冬滋補”了。

同時在這個季節, 兒科門診及老年門診, 秋季腹瀉常常爆表!

為什麼?二者是否有關聯?在這個季節, 尤其對於脾胃虛弱之人, 如老人久病體虛, 或者小兒素體脾虛, 很容易因為胃弱腐熟無能、脾虛運化失職,

導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 出現脾虛泄瀉。 體虛是本, 腹瀉是標, 都集中在秋季爆發而已。

嬰幼兒秋季腹瀉為哪般?如何應對?

小兒秋季腹瀉, 是指發生在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 發病年齡以6個月-3歲最多見。 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 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 本病呈散發或小流行, 經糞-口傳播, 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起病急, 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無明顯中毒症狀。 病初可有嘔吐, 常先於腹瀉發生。 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 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黏液, 無腥臭味。

小兒秋季腹瀉的原因

1.消化系統不成熟。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 酶的活性較差, 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

腸道負擔重。 如果餵養不當, 如過多地加喂澱粉類、脂肪類食物, 導致成分改變, 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 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 導致腹瀉。

2.免疫功能不成熟。 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 調節機能較差, 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 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後, 易造成腹瀉。

3.輪狀病毒感染。 嬰兒秋季腹瀉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 這種情況多發生于人工餵養兒, 餵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 即有感染的可能。 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 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

4.秋季溫差大。 秋季氣溫變化大, 忽冷忽熱。 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秋季腹瀉做哪些輔助檢查?

1.血常規和生化檢查。 可瞭解有無貧血、白細胞計數增多以及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情況。

2.糞便檢查。 新鮮糞便檢查時可發現紅白細胞、吞噬細胞、原蟲、蟲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 隱血試驗可檢測出血。 糞培養可發現致病微生物。

3.X線檢查。 必要時再完善腹部平片可顯示胃腸道病變等。

秋季小兒腹瀉怎麼辦?

小兒患秋季腹瀉後合理飲食和適當用藥, 可縮短病程, 很快恢復, 則對小兒健康影響不大。 如果處理不當, 常併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嚴重者危及患兒生命;或者導致病情遷延,

造成患兒營養不良, 影響患兒生長發育。 所以, 家長有必要瞭解掌握一些小兒腹瀉的家庭治療護理方法。

腹瀉病的治療原則是:1.預防脫水;2.糾正脫水;3.繼續飲食;4.合理用藥。 根據以上原則, 病情輕、無明顯脫水的患兒在家庭治療, 可採取以下措施。 重症需到醫院治療。

患兒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1.米東加鹽溶液:配製方法:米湯500ml(1斤裝酒瓶)+細鹽1.75g(一平啤酒瓶蓋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約兩滿瓷湯勺)+細鹽1.75g(一平啤酒瓶蓋的一半)+水500ml煮2-3分鐘。 預防脫水:首先給20-40ml/kg, 少量多次口服, 4小時內服完, 以後隨時口服, 能喝多少給多少。

2.糖鹽水:配製方法:白開水500ml(1斤裝酒瓶)+蔗糖10g(2小勺)+細鹽1.75g(一平啤酒瓶蓋的一半)。 劑量服法同上。

3.口服補液鹽(ORS)溶液(新生兒慎用), 年齡10歲,

ORS液能喝多少給多少, 每天應提供ORS液 2000ml。 宜少量多次喂服, 2歲以下的患兒每1-2分鐘喂1小勺約5ml;大一點的患兒可以用杯子直接喝。 如果患兒嘔吐, 停10分鐘後再慢慢給患兒喂服(每2-3分鐘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後腹瀉還不停止, 則喂患兒一些上述原則中所提到的液體或看醫生。

抗生素容易濫用

抗生素預防是當前尚有爭論的一個問題。 抗生素對部分腹瀉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尤其對於血象升高的患者朋友, 明確有感染者可酌情選用。 但一般並不建議每一個腹瀉患者都使用抗生素預防, 因其可殺滅腸道正常菌群而導致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且抗生素偶發非常嚴重、甚至是致死性的不良反應, 包括光敏反應、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和結腸炎。

此外, 在更大範圍內使用這些抗生素可增加耐藥性、降低這些製劑用於治療其他更嚴重疾病時的有效性。

中醫藥的治療作用

泄瀉的治療, 要以運脾化濕為主, 一方面要消食導滯(目前嬰兒因為餵養不當導致食積較多, 需要消食導滯, 通因通用);另一方面要配合健脾扶正, 這樣可以減少嬰幼兒腹瀉的反復發作。 這方面顯示了中醫的獨特優勢和療效。 曾接診一患兒, 先後用過多種中西藥止瀉、抗菌、推拿均無理想效果, 經朋友推薦在我週六朋友專場接診時找到我幫忙瞧病, 考慮便稀如水, 夾雜不消化食物, 舌質淡, 苔薄膩, 我認為久瀉損傷脾陽, 建議停用所有藥物, 運用中藥湯劑濃煎少量頻頻喂服, 服藥次日, 大便有增無減, 考慮大方向沒有問題囑其原方照服,3天后家長高興告知: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已經見稠,繼續調理一段時間,小兒的精神狀態恢復活躍,腹瀉痊癒。

秋季為何要進補?需要注意什麼呢?

立秋後氣溫通常還較高,空氣濕度也還很大,人們不但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反而到處都是悶熱潮濕的感覺。加上夏季常因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同時,秋季有利於調養生機、去舊更新,也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此時應大量進補。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進補之前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時期,可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否則,營養物質不能被人體所吸收利用,甚至還會引起疾病。如魚、各種動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藥、蓮子。此外,乳製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適量食用。藥食兼優的芡實也是調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物質,且有滋補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功能。

另外,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因此,在秋季可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按中醫來講五臟屬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氣之鬱,應當“平補”。沒有病的健康人可以進行食補,但應該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從中吸取營養,輸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減少疾病,推遲衰老。因此可食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陰潤燥。如果脾胃功能較弱,容易出現秋季腹瀉,皮膚乾燥症,過敏性鼻炎,老慢支等,可以選擇這個時候用中藥儘早進補,健脾益氣,提高人體抵抗力,更好的實現治病防病的目的。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進補雖然是十分必要的,但進補不可以亂補,應注意避免以下問題:

1.忌無病亂補: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過多的食用雞湯或肉湯,血中膽固醇會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忌虛實不分:湯品也需要對症進補,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3.忌多多益善: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對的。如過量服用參茸湯會引起腹脹,不思飲食。

4.忌凡補必肉:動物性食物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造成重負。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的病因。

文/吳義春博士(北京中醫醫院) 考慮大方向沒有問題囑其原方照服,3天后家長高興告知: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已經見稠,繼續調理一段時間,小兒的精神狀態恢復活躍,腹瀉痊癒。

秋季為何要進補?需要注意什麼呢?

立秋後氣溫通常還較高,空氣濕度也還很大,人們不但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反而到處都是悶熱潮濕的感覺。加上夏季常因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同時,秋季有利於調養生機、去舊更新,也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此時應大量進補。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進補之前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時期,可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否則,營養物質不能被人體所吸收利用,甚至還會引起疾病。如魚、各種動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藥、蓮子。此外,乳製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適量食用。藥食兼優的芡實也是調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物質,且有滋補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功能。

另外,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因此,在秋季可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按中醫來講五臟屬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氣之鬱,應當“平補”。沒有病的健康人可以進行食補,但應該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從中吸取營養,輸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減少疾病,推遲衰老。因此可食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陰潤燥。如果脾胃功能較弱,容易出現秋季腹瀉,皮膚乾燥症,過敏性鼻炎,老慢支等,可以選擇這個時候用中藥儘早進補,健脾益氣,提高人體抵抗力,更好的實現治病防病的目的。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進補雖然是十分必要的,但進補不可以亂補,應注意避免以下問題:

1.忌無病亂補: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過多的食用雞湯或肉湯,血中膽固醇會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忌虛實不分:湯品也需要對症進補,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3.忌多多益善: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對的。如過量服用參茸湯會引起腹脹,不思飲食。

4.忌凡補必肉:動物性食物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造成重負。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的病因。

文/吳義春博士(北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