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門靜脈高壓症

概述
正常門靜脈壓力為110~180毫米水柱, 由於各種原因使門靜血流受阻, 血液瘀滯時, 則門靜脈壓力升高, 從而出現一系列門靜脈壓力增高的症狀和體征, 叫做門靜脈高壓症。

病因
門靜脈高壓症的病因, 可分為肝內型和肝外型兩種。
肝內型:按病理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竇前阻塞和竇後阻塞兩種。 竇前阻塞常見的原因是血吸蟲病性肝硬化。 竇後性阻塞的常見病因是肝炎後肝硬化。
肝外型:主要是肝外門靜脈主幹血栓形成, 門靜脈主要屬支的阻塞所致。

症狀
門脈高壓症多見於中年男子, 病情發展緩慢。

症狀與體征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異, 臨床表現為脾腫大, 脾功能亢進, 進而發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嘔血和黑便及腹水等症狀和體征, 但主要是脾腫大, 脾功能亢進, 嘔血和腹水。
(一)脾腫大:脾腫大多合併有脾功能亢進症狀, 如貧血, 血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等。 一般而言, 脾臟愈大, 脾功能亢進愈顯著。
(二)上消化道出血:當門靜脈壓力增高後, 使胃底靜脈及食管下端靜脈曲張。 因此, 食管下端靜脈曲張是門靜脈高壓症的重要表現。 常因潰瘍、創傷而破裂出血。 由於有肝功能損害致凝血機能障礙, 出血多不易停止。 臨床表現為嘔血和柏油樣便等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狀。
(三)腹水:肝內型門脈高壓症的晚期, 腹水的出現是肝功能代償不全的表現。
在有腹水的病員中, 腹壁淺靜脈往往曲張較明顯, 有時伴有黃疸。

檢查
門脈高壓症的診斷一般不困難, 食管下段靜脈曲張可以通過食管鋇餐檢查確定。 同時還需檢查血常規, 生化全項。

治療
基本的治療仍然是內科治療。 外科主要是治療或預防食管下段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以及治療脾功能亢進。 大部分患者需經過妥善準備後擇期手術, 有時當大出血採用非手術治療不能控制時, 則要施行緊急止血手術。
(一)手術治療:
1.分流手術:是採用門靜脈系統主幹及其主要分支與腔靜脈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吻合, 使較高壓力的門靜脈血液分流入腔靜脈中去, 由於能有效的降低門靜脈壓力, 是防治大出血的較為理想的方法。


2.斷流術:一般包括腔內食管胃底靜脈結紮術、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冠狀靜脈結紮術。 近年來應用纖維內窺鏡將硬化劑直接注射到曲張靜脈內。
3.上消化道大出血緊急處理:
(1)非手術治療:①及時補足血容量, 糾正休克;②使用止血藥物(立止血,止血環酸,止血芳酸,肝素鈉);③三腔管壓迫止血:
(2)手術療法:經非手術處理之後, 若血壓脈搏不能恢復正常, 三腔管胃管內抽出鮮血, 甚至血壓繼續下降, 則應考慮急診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