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腹中寶寶會“說話” 準媽媽聽懂了嗎?

“1、2、3吸……1、2、3吸……”深夜的手術室里, 順義婦兒醫院的醫生和助產士正在竭盡全力搶救一名剛出生的寶寶。

寶寶出生不足月、肌張力差、無呼吸、無哭聲、皮膚顏色蒼白、心率微弱……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醫護人員拼盡全力與死神“搶時間”。 “心跳有力了, 心率也上來啦。 ”助產士喊道。 在場的所有人這才松了口氣。 寶寶的膚色漸漸紅潤起來, 生命體征慢慢平穩, 接下來轉到新生兒科病房做進一步治療。

是什么原因導致寶寶情況如此不好?原來孕媽發現胎動減少兩天了, 并沒有及時來醫院就診, 直到發生出血才趕到醫院。

結果胎心監護顯示寶寶狀態極其不好, 這才上演了開頭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腹中寶寶會“說話” 準媽媽您能聽懂嗎?

一般在懷孕24周左右的時候, 胎動的次數還不穩定, 所以胎動會出現時多時少的情況。 而突然胎動增多或減少都提示胎兒宮內缺氧, 只要胎動有規律, 變化不大, 就算正常。 但是, 如果是突然長時間沒有胎動或者很急促很頻繁的胎動, 就要趕緊去醫院, 防止胎兒過度缺氧。

到了懷孕28周以后, 胎寶寶會逐漸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胎動次數也會相對穩定下來。 正常情況下, 孕28周時胎動的次數是12小時內30-40次左右。 他們有自己的睡眠規律, 因此一天中晝夜胎動強弱及次數有一定的變化, 一天之中早晨次數少, 下午6點以后增多,

晚上8-11點胎動最活躍。

另外, 胎動的次數還受很多因素影響。 有些孕媽媽會發現, 在自己忙碌的時候, 胎動的次數會比較少;而當自己坐下來放松時, 胎動次數會明顯增多, 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到底怎么數胎動呢?孕晚期胎兒活動空間有限, 幅度不大很正常, 孕媽需時刻觀測自己的胎動情況, 尤其在孕后期, 要每天數好胎動, 早中晚各數一次, 每次約一個小時。 一旦發現胎動過少(平均一小時少于3次), 就要及時去醫院, 請醫生診斷。

這些異常胎動, 孕媽要注意:

1.早中晚3次胎動數相加, 再乘4, 結果小于10次的為異常胎動。

2.一小時胎動數少于3次, 則繼續數, 如果連續6個小時, 每個小時的胎動都小于3次, 則為異常胎動。

3.比平時的胎動計數小于50%。

4.胎動比平時明顯增多, 而后又明顯減少。

5.胎動幅度突然顯著增大, 而后又變得微弱, 視為異常胎動。

6.孕媽媽直覺感到胎動有異常的情況。

文/康爽(順義婦兒醫院)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