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宅”多了易患抑鬱症

喜歡長時間獨自呆在家裡的人, 被稱為“宅男宅女”。 由於缺乏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 這一人群容易形成社交恐懼症, 甚至造成焦慮抑鬱症, 產生情感障礙。

容易形成社交恐懼症

如果“宅”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表現的形式, 這其實不算不健康, 只不過, 這樣的獨居生活過得久了, 需要警惕, 不要由於這種生活方式而患上“社交恐懼症”, 變得封閉, 害怕與外界社會接觸。

如何解決“宅”之心理隱患

◎與社會保持一定互動

選擇“宅”生活的人, 應當注意安排一定的時間, 與外界接觸, 會會朋友, 出去買買東西, 而不要總是從網上訂購,

無論如何, 要與社會保持互動。 還可以多做運動, 有空出外旅遊, 再培養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

◎保持一定的生活習慣

長時間呆在家裡, 容易導致生活節奏混亂, 從而造成健康隱患。 倘若是一名年輕的“宅人”, 由於身體的各項功能比較完善, 可能一時間不一定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什麼毛病, 可是久而久之, 後果會漸漸表現出來。 因此, 即便可以完全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也要保持一定的生活習慣。 另外, 每天保持一定的外出活動時間, 接觸室外的新鮮空氣。

以下三種狀況, 是“宅人”們需要注意避免的:

1.日夜顛倒

由於沒有上班或學習的時間限制, 宅男宅女們經常日夜顛倒, 或者想睡就睡, 睡夠就醒, 沒有形成固定的生物鐘。

生活習慣錯亂, 容易出現頭暈、情緒波動大等症狀。

建議:既然沒有準時上班的壓力, 要求自己每天六點準時起床, 顯然也是不大現實的。 晚一點入睡, 晚一點起床, 也並非不可。 但無論是幾點鐘起床, 最好形成自己的生物鐘, 有自己的作息習慣, 而不是亂成一套。 這樣, 內分泌才會正常起來。

2.三餐不定

宅人們三餐不定, 還經常以速食食品、零食果腹。 長此以往, 腸胃容易受傷害, 出現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症狀, 再加上速食食品常含有防腐劑, 長期可能導致胃脹、便秘、腸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建議:飲食上, 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補充維生素、蛋白質, 令自己有均衡的營養。 另外, 建議吃胡蘿蔔和動物肝臟, 有助於護眼。

還可以多吃深色蔬菜, 例如紫色的花椰菜, 這種蔬菜有助於清除氧自由基, 而氧自由基是造成疲勞的原因, 所以也有助於消除疲勞。

如果消化不良, 可以用淮山藥、薏米煮湯喝, 或用10克炒山楂泡水代茶飲。 若感覺胃脹, 也可以用春砂仁煮瘦肉, 幫助消化。 便秘的人要多吃高纖維的食品, 例如芹菜、香蕉等, 或用肉蓯蓉15克加瘦肉或雞肉煮湯喝, 如果排便時有種無力感, 也可以在這基礎上, 再增加五指毛桃。 肉蓯蓉有補腎、潤腸通便之效, 五指毛桃可補氣, 均有改善便秘之效。 但切不可吃瀉藥類。 3.死守電腦宅男宅女們缺少運動, 長時間守在電腦前, 長期保持姿勢不變, 容易引起肢體關節的不適, 例如頸椎、腰椎疼痛, 手腕及手指酸脹。

建議: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 每過一小時要活動一下, 做十分鐘運動。 如在肩、肘、手腕、手指等部分做繞環運動, 正繞二十圈, 反繞二十圈, 一定要活動到手指的關節, 因為手指長時間按滑鼠或鍵盤時, 也可能造成酸痛。

另外, 注意滑鼠的位置最好放在低於肘部3至5釐米的位置, 至少不能高於肘部, 應使肘關節處於放鬆的狀態。 最後, 不管怎樣不喜歡運動, 飯後最好還是稍微活動一下。

◎Links

誰是邊緣宅人?

有一些人其實也可以排入宅人之列, 只是目前, 他們有另外的稱號。

1.家庭主婦

全職的家庭主婦, 整天呆在家裡, 最多也就是上市場買菜, 叫朋友打幾圈麻將而已, 個人的社會職能並沒有實現, 而且缺乏與外界的有規律的交往。

尤其是長期留守家中的青年家庭主婦, 更容易產生“社交恐懼”類心理障礙。 建議多與朋友往來, 還可以參加一些公益性質的社交活動, 充實自己。 如果想要到外界工作, 開始之前, 最好先去醫院諮詢下心理問題。

2.退休老人

退休老人也是另一種“隱性”宅人, 只是目前多數稱其為“空巢老人”。 這些人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社交恐懼等症狀, 在家庭中的矛盾也有增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