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經絡養生 推揉手臂內側可護心

心包亦稱“膻中”, 是指心臟外面的包膜, 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中醫認為, “心為君主之官”, 不得受邪。 一旦受到外邪侵襲, 心包首先“代心受邪”。

正因為心包的這一功能特點, 後世醫家常以心包經來治療與心相關的疾病, 如心之血脈功能失常導致的心痛、心悸等血脈病, 以及心神失常導致的胡言亂語、失眠、煩躁等神志病。

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 從上到下通過胸部、上腹和下腹, 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 其支脈從腋下三寸處(天池穴)向上到達腋下, 沿手臂內側正中循行, 進入手掌勞宮穴, 沿中指橈側循行, 止於中指末端(中沖穴)。 掌中之脈從勞宮穴分出, 沿無名指循行, 末端與手少陽三焦經交接(如圖)。

心包經的功能主要是溝通心包(髒)、心包經和三焦經之間的聯繫, 以保持臟腑和經絡、表裡經之間的功能協調統一。 心包經異常通常表現為心中煩熱, 心痛, 前臂和肘部拘攣疼痛,

腋窩腫脹甚至胸中滿悶、心悸, 眼花耳聾, 喜笑不止等。 其上分佈的各個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等相關疾病, 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如天池穴主要治療心、胸、胃的疾病和神志病;位於前臂的曲澤、郤[xì]門、間使、內關等穴位常用來治療心、胸、胃相關的疾病;大陵、勞宮和中沖等腕部和手部穴位常用來治療神志病。

推揉手厥陰心包經的前臂段有助於疏通心包經經氣, 可有效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 具體操作為:找准左手臂的曲澤穴(肘橫紋中點)和大陵穴(腕掌橫紋的中點), 兩穴之間的連線即為心包經的前臂段。 用右手拇指從曲澤直推到大陵, 推按10分鐘, 直至皮膚潮紅, 局部出現酸麻脹重的感覺。

內關穴是心包經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除了在針灸臨床中被廣泛使用外, 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把點按該穴作為保健和急救手段。 點按內關穴有以下幾方面功效:1.用拇指尖點按內關穴, 使局部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 可有效緩解頭暈、噁心、心悸等暈動症導致的不適。 2.在心動過速或心絞痛的發作期, 以較重的手力點按內關穴, 有助降低心率, 緩解心絞痛的發作。 3.適度點按內關可緩解精神緊張、減輕焦慮情緒。 4.點按內關穴對緩解神經性嘔吐、妊娠嘔吐等有明顯的療效。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副院長 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