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少問百度多問父母 讓老人感覺“被需要”

退休後, 老人們物質生活富足, 但有些人精神卻很空虛, 感覺沒事做, 不被社會及家人需要。

一天, 雲霞給媽媽打電話, 因為一點小事爭執了幾句。 最後, 媽媽對她說:“你說的話我越來越聽不懂了, 我老啦, 沒用了。 你想做什麼就自己決定吧。 ”當時, 雲霞的眼淚差點奪眶而出。 我們總以為, 努力掙錢, 給父母買最好的東西才是孝順。 其實, 父母需要的從來就不是錢, 而是一種“被需要感”, 即身為父母, 仍希望成為兒女的依靠。

人是社會動物, 希望被認可。 隨著年齡增長, 父母身體狀況不斷下降, 精力沒以前好了, 記性和理解力大不如前。

而社會又在飛速發展, 各種新事物、新名詞層出不窮, 連年輕人恐怕都覺得隨時會落伍, 更別說老人了。 子女要為自己的事業、家庭操勞, 關注點離父母越來越遠。 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年輕人, 可能一年只見父母一兩次, 而且早已習慣獨立自主的生活, 大多數事情自己拿主意。 就算偶爾向父母徵求意見, 要麼覺得他們的意見過於老套, 不予採納;要麼覺得老人的思想太固執, 以後完全不再尋求他們的幫助。 老人則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行, 鞭長莫及, 完全幫不上孩子, 進而處於一種壓抑的心理狀態。 還有些老人退休前是單位骨幹或領導幹部, 閑下來後不適應, 價值感缺失, 陷入深深的自責、焦躁、糾結、抑鬱中。

從心理學角度看, 人的最高心理需要就是“自我實現”, 是指一個人向上發展和充分運用自身才能、品質、能力的需要。 這種需要遠遠高於吃喝玩樂, 對老一輩人來說尤為重要。 即使往小了說, 兒女、親友、鄰居對自己的需要, 也是老人建立自信的基礎。 這也是“西城大媽”、公交地鐵站引導員等義務服務人員多是老人的原因之一。 他們需要繼續發揮餘熱, 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滿足自己“被需要”的感覺。

幾個途徑找回價值感。 兒女可以幫父母找些可以做、喜歡做的事充實生活。 第一, 遇到生活、工作難題, 常打電話問問父母, 比如廚房的油漬該怎麼清理、大米應該怎麼挑選、什麼樣的水果好吃、房子裝修選什麼風格、車胎漏氣該補還是該換等。

如今的社會分工日趨細化, 大多數中青年已不再是父輩那樣的“多面手”, 換保險絲、修門鎖、處理汽車拋錨等多半都不會。 遇到這些難題, 有意識地不要“問百度”, 多問爸媽。 問完記得說一句:“老媽/老爸果然厲害!”

第二, 沒事也要給父母製造點“麻煩”。 朋友阿文發現母親的話越來越少, 不願出門。 他細心地發現, 老人覺得自己是累贅, 活著沒意義。 於是, 阿文告訴母親, 自己早上起不來, 上班總遲到。 從此, 母親早上7點準時叫他起床。 阿文還教母親用手機打字、付款, 常把一些小事交由她管理, 讓老媽做自己的“助理”。 老人發現自己還能做些事情, 生命並非沒有價值, 精神和身體都好了很多。 不過, 當前很多老人把注意力投入到照顧下一代中,

並非長久之計。 過度關注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孩子會逐漸長大, 老人還是可能陷入失落。

第三, 幫爸媽培養新愛好。 子女不妨根據老人情況, 幫他們報老年大學、培養興趣愛好、結識新朋友。 老人還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人際圈, 在一些相對固定的群體裡找到自身價值。 (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