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時節防中暑 養生要靜心養陽
小暑時節已到, 此時暑氣上升, 氣候炎熱。 專家提醒, 在小暑節氣裡, 市民要注意勞逸結合, 確保心臟陽氣旺盛, 以減少疾病的入侵。 下面一起看看在小暑時節如何養生。

小暑養生重點應突出“心靜”。 此時心臟最脆弱, 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 易傷心血。 蓮子芯的味道雖然比較苦, 但可以清心火, 是養心安神的佳品。 暑天氣溫高, 濕度大, 患有心肌炎後遺症的人易出現心律變緩、胸悶氣短等症狀。 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 避免熬夜, 氣虛脈弱的人要喝點生脈飲, 或西洋參3克、桂圓肉3至5克、麥冬5克泡水喝。
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 晨練不宜過早, 以免影響睡眠。 進入高溫天氣, 心臟排血量明顯下降, 各個臟腑器官的供氧能力明顯減弱。 心臟有問題的人活動後容易出現氣短、心慌等症狀, 因此, 這類人群應注意運動不要猛烈, 保證充足的睡眠, 還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

小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少食辛辣油膩之品。 如綠豆百合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止渴、清心安神的功效。 南瓜綠豆湯同樣具有清暑解毒、益氣生津的功效。 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絲瓜、南瓜、黃瓜等,
夏季裡還可以每天閉眼靜坐沉思2次, 每次至少20分鐘, 這對心血管的養護也會有很大幫助。 步驟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點:調氣息, 放心態, 凝精神, 暢思想。 可採用唐代名醫孫思邈所推崇的“引氣從鼻入腹, 吸足為止, 久住氣悶, 乃從口中細細吐出, 務使氣盡, 再從鼻孔細細引氣入胸腹”的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