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出汗的危害
炎熱的夏天來了以後, 大家只要有活動就會全身出汗。 有人不喜歡出汗, 所以每天都會享受在空調的世界裡。 但是夏天的天氣是需要人們出汗, 排毒排濕的。 如果整天都呆在空調房裡, 雖然感覺身體很舒服, 但是沒有經過身體代謝的排毒, 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的。 那麼夏天不出汗的危害有哪些呢?
第一, 熱濕鬱滯, 排毒障礙
北極國家或地區, 家家戶戶都有芬蘭浴室, 芬蘭浴(桑拿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 浴室裡又濕又悶又熱, 人們蒸到滿身通紅, 大汗淋漓, 洗一次澡要出幾身大汗。 當地人還說, 洗桑拿再放點血出來, 會更加舒服。 這也是一種生存智慧, 是養生。 因為當地冬季漫長, 缺乏苦夏消耗, 富餘的能量憋在身體裡面, 人們會很難受。 所以, 芬蘭浴室裡就相當於人工三伏天, 供人們尋找缺乏的苦夏消耗。
汗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代謝排毒途徑,
夏季少汗無汗、汗出不暢, 令酸性代謝產物堆積, 體液酸化。 細胞、組織、器官被污濁體液浸泡的身體, 就是一塊釀生百病、亞健康的肥沃土壤, 得病之易, “受如持虛”(受邪得病就像拿著空的碗盆盛東西一樣容易)。 治病要善於調體質, 調體質要善於分析體質偏頗的原因, 這是正本清源, 是整體觀念。
第二, 影響能量代謝
長期夏季少汗無汗、汗出不暢, 會漸漸深入影響能量代謝。 汗出過多或者饑餓時, 人會虛脫、心慌、乏力, 這是能量不夠。 夏季或運動後的正常汗出是陽化氣的能量消耗過程, 中醫叫“陽加于陰謂之汗”。 夏季不汗出, 四季少運動, 三餐多油膩, 富餘的能量轉化為多餘的脂肪, 充到皮下——身軀肥胖, 塞到腹部——將軍肚子, 漫進血液——高脂血症, 黏到血管——動脈硬化, 填到肝臟——脂肪肝, 累壞胰腺——糖尿病等等。 不說不知道, 一說嚇一跳。 人們現在只是關注到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
第三, 影響體液迴圈和代謝
夏季少汗無汗、汗出不暢還會影響人體的體液迴圈和代謝。 體液進出要平衡。 入得少, 消耗多, 排泄多, 人就缺水、多火、多熱或者乾枯乾澀;入得多, 消耗少, 排泄少, 人就肥胖、臃腫、水腫、鬱脹、痰濕。 汗出是體液代謝的重要途徑之一。 長期汗出不暢, 還會影響到小便, 尿少或者經常去廁所而尿不多, 但是查尿常規也沒有問題。 人體就是這樣奇妙, 汗孔不通, 下竅小便就會不利。
女性還常見腫脹, 尤其下肢、踝關節、腳腫脹。 以前有的高血壓患者一到夏季,
第四, 肺系統不暢通
夏季少汗無汗、汗出不暢會使鼻子、皮毛、大腸這一肺系統運作不暢通。
但是也有不少異常汗出需要引起注意。 如果不熱、不運動也出汗叫自汗, 是氣虛的表現, 這種人容易疲勞、感冒、心慌;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 是陰虛的表現, 這種人容易感染結核、五心煩熱;半身出汗, 半身無汗, 要小心中風;只是前心後背出汗, 是心氣虛, 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夢、恍惚健忘;只是頭面有汗, 是脾胃積滯、內熱壅盛的表現, 容易煩躁、口苦、身重、尿黃等。
容易煩躁、口苦、身重、尿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