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每個月的成長變化
瞭解嬰兒每個月的成長變化可以讓寶媽寶爸們在嬰兒出生之後更好的照顧寶寶, 像寶寶在1個月的時候頭部可以短暫的維持直立狀態, 對寶媽的聲音會有反應;寶寶在2個月的時候會用腳提東西了, 還會偶爾的發出一些聲音;寶寶3個月的時候開始認識媽媽。 具體的一起來瞭解下吧~
被抱起時, 頭部可維持短時間的直立位。 直立抱起嬰兒, 使他的小腳與床面或桌面相接觸, 可見他的一條小腿伸直, 另一條小腿抬起。 當媽媽把手指放入嬰兒的手掌心時, 他立刻抓牢。 對媽媽的聲音會反應。 可以看到頭頂懸掛的顏色鮮豔的玩具。
2、2個月
嬰兒仰臥時, 會用小腳踢東西。 把嬰兒抱起時, 他的頭部會搖搖晃晃地試圖維持直立位。 給嬰兒玩具時, 他可以手心向下無意識地抓握片刻。 嬰兒在有人逗他時會發笑。 可發出“啊”、“喔”、“嗯”的語音。 會用眼睛追蹤在他眼前移動的玩具。
3、3個月
嬰兒的頭部隨意地轉動。 嬰兒趴在床上時, 他的頭部可抬起, 用雙肘支撐上半身。 當抱著嬰兒立起時, 他會抬起一條腿邁一步, 再抬起另一條腿邁一步。 開始注意手中握著的玩具。 會無意識地扯動自己的衣服。 開始認識媽媽。 對黃色、紅色的玩具, 能很快地產生反應。
4、4個月
孩子的動作多呈對稱性。 俯臥位時, 孩子能把頭抬起並與肩胛成90°角。 將孩子扶立時, 他的兩腿能支撐著身體。 手指經常伸開。 經常把手中的玩具放入口中。 經常抓著自己的衣服往頭頂上拽。 經常啃手指。
5、5個月
孩子可以自如地翻身。 在俯臥位時, 有想爬行的跡象。 坐位時背挺得很直。 會用一隻手去抓自己想要的玩具, 並能抓住。 如果聽不到熟悉的聲音或看不見媽媽,
在仰臥位時, 可以抬起頭和腿。 翻身動作更加靈活。 在俯臥位時, 可以同時略微抬起頭和腿。 可以坐在椅子裡。 可以用手支撐著坐在地上。 在站立位時, 喜歡跳躍。 可以用手拿起身旁長約1寸的小木塊。
7、7個月
不喜歡長時間地躺在床上。 俯臥位時能用一隻手去拿眼前的玩具。 仰臥位時能將自己的腳放到嘴裡去啃或用手去玩自己的腳指頭。 能把玩具從一隻手遞到另一隻手中或送到嘴裡去啃。 在鏡子中看見自己會微笑。 能拿著玩具在桌子上敲著玩。 撫著他坐著時, 手能伸直去拿玩具。 能說“噠、噠”等固定語音。 開始能分辨陌生人。
可獨立坐大約1分鐘。 可從坐位躺下, 開始爬行。 可以扶著床欄杆站立。 可從站立位坐下。 可以用手去拿自己喜愛的玩具。 經常用嘴咬玩具。 在戶外, 孩子開始注意周圍的人和事物。 如果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拿走, 他會哭鬧。
9、9個月
可以持續坐上10分鐘。 可以靈活地向前, 向後爬。 能扶著床欄杆站著並沿著床欄行走。 能夠用瓶蓋去蓋瓶口。 當叫他的名字時, 他會答應。
10、10個月
能夠較長時間坐穩。 能夠扶著東西站得很穩。 可用手去敲打或堆放在桌子上的玩具。
11、11-12個月
坐著能夠自由地轉動身體。 能夠獨立站立。 扶著手能走。 能用手捏起硬幣、扣子、花生等小物品。 能把小玩具放入盒子裡。 可以把手中的玩具遞給別人, 但不鬆手。 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如梳頭。 喜歡嘟嘟、嘰嘰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