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按摩三處保證不得胃病

胃病相信是很多人都曾經出現或者正在出現的問題。 這主要是因為胃部是比較較弱的, 如果人們長期飲食不規律, 或者是作息不規律, 都會導致胃部受到一定的壓迫, 從而出現胃部健康問題的。 不過, 胃病也是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和預防的。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預防胃病的按摩方法!

一、胃不好經常按摩左手心

身體不舒服, 觀察雙手就能看出病灶, 按摩手部可進行治療或養護。 按摩手法, 簡單易學, 大家不妨一試。

結合中醫傳統反射學、經絡理論, 專家對人的兩隻手進行了長期研究。 認為, 人體的生理、病理資訊, 都能在手上反應出來。 將雙手手指彎曲後貼在手心, 二三指和四五指的手指頭末端, 對應的就是左右肺部, 心臟的反射區對應在手心稍向上靠近手腕的地方, 髖關節對應區在手背食指和無名指指根部位。

經常按摩手部對應的人體反射區, 是一個簡便又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 如果胃不好, 飯前半小時在左手心, 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36次, 可促進胃液、消化酶的分泌;飯後半小時, 可稍加力再順時針按36次, 促進胃排空食物, 使胃不受累。 脾的保養在左手, 可觸摸手心面緊靠大拇指指根的部位,

力度為摩擦皮膚“似挨非挨”, 順時針摩擦64次。 肝的對應反射區與脾相同, 不同的是反射區在右手, 逆時針“似挨非挨”摩擦47下, 眼睛不好的摩擦這個部位可以獲得改善。 另外, 經常擦手背, 可使脊柱伸彎自如, 頸椎活動更靈活。

二、捏小腿“捏”出胃健康

每天捏一捏小腿肚部位:小腿肚內側1/3處的肌肉部分(腓腸肌內側緣)。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 拇指與四指相對, 稍用力按捏, 以自覺有較強的酸痛為度。 自上而下按捏, 再自下而上按捏。 一般以各15—30次為宜。 根據疼痛情況, 酌情加減。 每日可進行1—3次。

注意在按捏過程中, 應有揉的動作——酸痛感強, 止痛效果好, 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此法對急性發作的胃痛效果較好。

慢性胃病發作時, 運用此法也同樣有效。

三、刺激穴位治胃痙攣

梁丘穴在膝蓋骨附近。 腳用力伸直, 膝蓋骨的外側(小腳趾方向)會出現細長肌肉的凹陷。 朝著大腿用力壓這個凹陷的上方看看, 應會有震動感, 這就是梁丘穴。

以指壓刺激此穴, 朝大腿方向加壓時,

震動較強, 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壓。 微弱的刺激無法止住突然發生的心窩疼痛。 這種狀況的要訣是:用會痛的力量用力加壓。

每次壓20秒, 休息5秒再繼續。 如此重複幾次, 疼痛便會漸漸消退, 這效果確實是不可思議。

但是, 誠如前面所述, 刺激梁丘穴僅是一種緊急救護, 並不因為止痛了, 所有的問題就解決了。 心窩會出現激痛, 乃是有某種原因所致, 所以到醫院查明真正病因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