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查唐篩之前應注意什麼

唐篩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檢查手段, 可以通過這項檢查來確保, 孕婦和胎兒都是不具備危險的, 同時也能化驗出孕婦身體當中是否存在一些可能會導致唐氏胎兒的基因, 不過在做唐氏篩查之前, 患者需要注意做一些相關的檢查, 並且再配合唐篩的檢查, 以便於檢查的結果明確, 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而且能很輕鬆的應對。

唐篩檢查是一種安全、方便的檢查, 對孕婦、胎兒都沒有危險性。 檢查是通過化驗孕婦血液中甲型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濃度, 所以孕婦只需要抽一點血就可以進行檢查, 不會有危險。

與一般涉及肝功等體檢不同, 唐氏篩查不用空腹。 近來發現有些姐妹搞不太清楚是否需要空腹, 主要是由於唐氏篩查簡稱"唐篩", 和另一個詞"糖篩"非常類似, 聽上去完全一樣。 不過, 與唐氏篩查不同, 糖篩是排查妊娠期糖尿病的,

一般在24周做, 需要空腹12小時。 所以, 假如有疑慮或者分不清楚, 不妨問清醫生, 給你開的是哪種化驗單。

唐氏篩查結果怎麼看

目前唐篩檢查是化驗孕婦血液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β-hCG)的濃度, 並結合孕婦的年齡, 運用電腦精密計算出每一位孕婦懷有唐氏症胎兒的危險性。

甲型胎兒蛋白(AFP)一般範圍為0.7-2.5MOM。 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 胎兒患唐氏症的機會越高。 另外, 醫生還會將甲胎蛋白值、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以及孕婦的年齡、體重、懷孕周數輸入電腦, 由電腦算出胎兒出現唐氏症的危險性, 不同醫院使用的標準不一樣, 如果化驗結果標明的幾率(如1/100)大於正常參考值幾率(如1/275), 則結果為陽性, 表示胎兒患病的幾率較高, 應進一步做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

(1)AFP(甲胎蛋白):AFP是胎兒的一種特異性球蛋白, 分子量為64000-70000道爾頓, 在妊娠期間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調節功能, 可預防胎兒被母體排斥。

AFP在妊娠早期1-2個月由卵黃囊合成, 繼之主要由胎兒肝臟合成, 胎兒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進入胎兒血循環。 妊娠6周胎血AFP值快速升高, 至妊娠13周達高峰, 此後隨妊娠進展逐漸下降至足月, 羊水中AFP主要來自胎尿, 其變化趨勢與胎血AFP相似, 母血AFP來源於羊水和胎血, 但與羊水和胎血變化趨勢並不一致。 妊娠早期, 母血AFP濃度最低, 隨妊娠進展而逐漸升高,

妊娠28-32周時達高峰, 以後又下降。 懷有先天愚型胎兒的孕婦, 其血清AFP水準為正常孕婦的70%, 即平均MoM值為0.7-0.8M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