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立定跳遠的小竅門 四點因素

立定跳遠動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績也不一樣。 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立定跳遠的小竅門。

不用助跑從立定姿勢開始的跳遠.比賽時運動員雙腳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時,

只准離地一次, 如雙腳離地後不起跳, 落下後再起跳, 即為連續離地兩次, 作一次試跳失敗論.在田徑訓練中經常採用. 立定跳遠是“達標”項目之一, 是體育考試、會考的必測項目或選測專案。 北京地區規定立定跳遠為初中升學考試體育的必測項目、高中畢業會考體育的選測項目。

立定跳遠技術方法

跳時兩腿稍分, 膝微屈, 身體前傾, 然後兩臂自然前後預擺兩次, 兩腿隨著屈伸, 當兩臂從後向前上方做有力擺動時, 兩腳用前腳掌迅速蹬地, 膝關節充分蹬直同時展髖向前跳起, 身體儘量前送, 身體在空間成一斜線, 過最高點後屈膝、收腹、小腿前伸, 兩臂自上向下向後擺, 落地時腳跟先著地, 落地後屈膝緩衝, 上體前傾。

要提高立定跳遠成績, 力量是基礎, 特別要提高膝、踝、髖三個關節的協調用力及爆發用力的能力。

影響因素

(l)力量因素。 特別是下肢肌群的爆發用力能力, 而且對踝關節的力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因為立定跳遠的最後用力點在是前腳掌(甚至是腳尖),

所以需要踝關節的蹠屈用力有相當大的強度。

(2)協調用力的能力。 指骨盆肌群與下肢肌群協調用力的能力(包括踝關節)。 協調用力正確的標誌是髖、膝、踝三關節能迅速有力地蹬直, 上肢能做出協調的擺動, 起到帶、領、提拉的作用。

(3)臂的擺動作用。 立定跳遠必須直臂擺動, 擺幅越大, 帶、領、提、拉動作越強。 請注意觀察, 凡屈臂擺動者, 必然造成上體的波浪動作, 從而影響跳的遠度。

(4)能量的轉換。 從站立狀態到下蹲狀態, 勢能轉化為動能, 這樣就相當於有一定的助跑, 從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 增加跳遠的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