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中醫如何全面辨治頸椎病?

中醫眼裡的頸椎病誘因
中醫學認為,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其結構互相聯繫、互相影響, 其功能互相協調、彼此為用。 在患病時,

體內的各個部分亦互相影響, 甚至“牽一髮而動全身”。 中醫對頸椎病的認識也遵循此路線。 中醫對待頸椎病, 並非單純著眼於頸、肩、背、臂等局部的治療, 還有機地聯繫臟腑、經絡、氣血等整體進行辨證施治, 並將肝、脾、腎等內臟功能與筋骨、肌肉、關節功能有機結合。
如果一個人肝腎不足、精血虧虛, 加之慢性勞損或感受風寒濕邪的侵襲, 頸椎間盤、關節囊和韌帶便容易受到損傷, 椎間盤、椎體以及椎間小關節易發生退行性變, 進而使脊柱穩定性下降, 促使頸椎發生代償性增生, 直接或間接壓迫神經、血管、脊髓, 影響人體氣血、津液的正常流通, 最終導致頸椎病。
外傷型
誘因:由閃、挫等所致的筋膜、肌肉等軟組織受傷, 包括急、慢性損傷及關節錯位。

症狀:“骨錯縫、筋出槽”, 出現肩、背、肢體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症狀。
治療方案:去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
誘因:體弱或久病, 肝血不足, 腎精虧損, 經脈失去營養。
症狀:此類型頸椎病症狀包括了椎動脈型、神經根型和脊髓型的大部分症狀。
如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頭腦脹痛、口苦咽幹、牙痛、失眠多夢、煩躁易怒、腰膝酸軟、抬舉無力、頭搖身顫、步履蹣跚, 甚至癱瘓, 亦可見小便頻繁、性功能減退或大小便失控、便秘等症狀。
治療方案:補益肝腎, 調和氣血。

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
誘因:風、寒、濕三種外邪侵襲機體, 流注經絡, 致氣血運行不暢。
症狀:此類型頸椎病症狀包括了大部分的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和體征。
如頭頸肩背與四肢疼痛, 痛有定處, 喜熱惡寒, 轉頭不利、上肢沉重、無力、麻木或有肌肉萎縮, 手指屈伸不利, 指端麻木, 舌質暗, 苔藻白或白膩, 脈沉遲或弦緊。
治療方案:祛風除濕, 散寒舒筋, 通絡止痛。
痰濕凝阻經絡淤滯型
誘因:痰濕凝阻
症狀:此類型頸椎病症狀包括了椎動脈型、交感型頸椎病的大部分症狀。


如頸頂疼痛連及肩背、手指麻木刺痛、頭重眩暈、噁心嘔吐、厥冷、心悸(轉頭加重)甚至可能猝倒、胸悶肋脹、胃脘脹渴、舌質暗。
治療方案:行氣化痰, 散瘀通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