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讀悟老子的《老子》(五):《老子》修身

讀悟老子的《老子》(五):《老子》修身(1)

老子修身

老子說:“修之於身, 其德乃真”。 強調了修身實踐對悟道的不可替代的意義。 廣義地說, 一部道德真經均為老子“修之於身”之所得。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宇宙律也是修身感悟之所得。 狹義地說, 老子的健康、長壽、智慧均得益自身的修煉。 雖然《道德經》不僅僅是闡明養生之道的總結, 但字裡行間處處流淌著養生寶典的芬芳, 為導引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老子的修真之教大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曰抱樸:“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摶氣致柔, 能嬰兒乎?滌除玄鑒, 能無疵乎?愛民治邦, 能無為乎?天門開闔, 能為雌乎?明白四達, 能無知乎?”(《道德經》第十章)朴, 純真未鑿之謂。 “抱樸”, 即保持人體生命系統與自然的和諧狀態。 這種狀態是有標準的:(1)神、形合一而不分離;(2)逆行真氣使之如嬰兒般柔和;(3)洗淨玄妙的心鏡使之纖塵不染;(4)如果你擔任治理邦國的責任時,

要做到無為而治;(5)如果你已經達到天門開闔自如的修為狀態時, 仍能做到勤勉用功如初, 不驕不躁(能為雌);(6)如果你已經智慧超群, 卻還能保持虛懷若谷的學習態度(能無知)。 “樸, 散之成器”(《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朴, 散裂了就成為器具。 以今天的認識, “樸”相當於“系統”。 一旦系統被分散、被切割, 其整體性就不復存在。 作為人體生命, “樸”散, 意味著生命的結束, 存在的只是一具屍體。 因此, “抱樸”實為修身的第一要務。

二曰三寶。 老子說:“我有三寶,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為大“仁”;“儉”為大“義”;“不敢為天下先”為終極之禮。 “三寶”為老子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 修煉者並非能獨立於社會之外的孤家寡人,

不知如何與社會和諧相處, 自我修煉也終難持恒。

三曰三無:“為無為, 事無事, 味無味”(《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非無所作為, 而是法大道而為, 不是背棄大道的胡亂作為;“事無事”, 有事則煩勞, 煩勞則凋敝。 我們要學會的無為而事, 也就是按客觀規律去做事, 反對的是無事生非。 雖然, 老子的“事無事”是專為“取天下”者, 也就是對社會負有一定責任者而言, 但對於一般修煉者來說, 何嘗不是一種自律呢。 “味無味”即指以恬淡為味, 因為“道之出口, 淡兮!其無味。 ”(《道德經》三十五章)又說:“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道德經》十二章), 不僅是“味”, 過於濃重的“色”、“音”也都極度傷人, 能不為養生者之戒乎。

四曰虛靜:老子說:“致虛極, 守靜篤, 萬物並作, 吾以觀其複”(《道德經》第十六章)。 虛極與靜篤, 是悟道必須的狀態。 如果方能“致”?如何才是“守”?修道者各有其法, 但目的就是達到“虛”和“靜”。 一部導引學史就是記錄致虛和守靜學問的歷史。 “虛”是目的, 排除後天雜念曰虛。 雜念排除務必徹底, 所以叫做“極”。 “靜”是措施, 要達到“虛極”的程度, 不僅要“靜”, 而且要靜到極致, 所以叫做“篤”。 只有進入這種狀態, 才有可能從“萬物複作”的大自然中觀察到星辰盈昃、花開花落、草枯草榮, 萬物返還歸根的常律並進而感悟到與天合一, “沒身不殆”的道理。 《道德經》第一章說:“恒無欲以觀其妙”。 虛靜方能無欲, “觀複”和“觀妙”是一個意思。

五曰早服:老子說:“治人事天,

莫若嗇。 夫唯嗇, 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不知其極。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說的是管理國家(治人事天)者應該像農夫(嗇)那樣:順應天候, 善種、善藏、儉用。 王弼注《道德經》時說, 農夫種田“全其自然, 不急其荒病, 除其所以荒病”, 說的極好。 救治災荒是標, 而消除造成災荒的原因才是根本, 而要真正做到消除災荒的根源就要“全其自然”, 按大自然的規律也即“道”辦事。 韓非子就此做深入的分析說, 農夫(嗇)之所以善於耕作是因為“從於道而服於理也”。

“服道”, 要及早。 對天道的認識需靠積累, 不是一蹴而就的。 這個過程就叫做“積德”, 也就是“對天道規律的認識逐漸積累所得”。 積德需要時間, 因此越早越好。

老子接著指出“早服”的深刻意義:“可以有國;有國之母,

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 長生久視之道”。 應該說明的是, 老子在五十九章宣講的對象是“治人事天”的為人君者或者更可能是君王之接班人。 因此, 在勸說宣講物件早日服道時特別強調:按“道”行事可以無國而有國;因為國家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有國之母——道), 故爾“可以長久”。 老子進一步強調“道”的普遍意義:於國家則“根深固柢”, 于人生則可“長生久視”。 因此, “早服”無論是對“治人事天”的為人君者還是追尋“長生久視”之道的百姓而言, 都是很重要的。

“讀悟老子的《老子》”一文分成五部分, 今天連載結束。

《道德經》本名《老子》, 魏晉以後改現名。 作者老子, 斯人去遠, 骸骨蕩然。 然而, 在躁動不安的世界裡, 人們發現:老子的《老子》依然閃爍著發幽解昧的雋永光芒。

《道德經》經過千百年無數先賢的演繹,五光十色,更加豐富多彩。但也因此讓後學者犯難:因為開卷之時,仿佛千百位“老子”一齊向我們湧來,令人不知所措:分不清誰是真實的老子,誰是經後賢塑造的形象;分不清哪裡是老子的慧之源,哪裡是後賢的智之光。

作為後學,感慨之餘,特別渴望知道:作《老子》的老子究竟是誰?老子為誰作《老子》?老子為何作《老子》?老子的《老子》究竟想告訴後人什麼?或許,本文的努力只能做到一點一滴,唯希冀成為引玉之磚。

人們發現:老子的《老子》依然閃爍著發幽解昧的雋永光芒。

《道德經》經過千百年無數先賢的演繹,五光十色,更加豐富多彩。但也因此讓後學者犯難:因為開卷之時,仿佛千百位“老子”一齊向我們湧來,令人不知所措:分不清誰是真實的老子,誰是經後賢塑造的形象;分不清哪裡是老子的慧之源,哪裡是後賢的智之光。

作為後學,感慨之餘,特別渴望知道:作《老子》的老子究竟是誰?老子為誰作《老子》?老子為何作《老子》?老子的《老子》究竟想告訴後人什麼?或許,本文的努力只能做到一點一滴,唯希冀成為引玉之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