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正在夢遊的人叫醒,會致命?
民間有一些廣為流傳的「醫學小常識」, 魚龍混雜, 可是很少有人懷疑這些常識的真實性。 如果你是高知、是熱愛科學的人,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追本溯源, 從幾個典型例子明辨「醫學常識」的是與非, 聊一下「真正的醫學」是如何讓流言止于智者的。
把正在夢遊的人叫醒會致命
很多人認為叫醒夢遊的人會引發心臟病或造成昏迷。
事實恰恰相反, 不叫醒夢游的人才是危險的。 夢遊者被叫醒可能只是不知所以, 但若不叫醒他們, 他們可能會摔下樓梯、打碎玻璃、開車出去。
叫醒夢遊者的人有時會有一定風險,
正確的做法是:把夢遊者引導回床上。 如果夢遊者不願意這樣做, 可在安全距離外用大而尖銳的聲音叫醒夢遊者。 這樣可能會嚇到夢遊者, 但好過晃醒夢游者時可能會遭受襲擊。
游泳前吃東西會造成抽筋溺水
相當多的人會聽到這樣的忠告:吃完東西, 要等1個小時後再下水游泳, 不然可能會抽筋甚至溺水。
事實情況是, 如果游泳非常劇烈的話, 可能會發生微小的抽筋。 但對於一般的游泳者來說, 並不需要擔心, 因為抽筋而溺水的可能性很低。 除了游泳前大量飲酒會增加溺水風險外, 進食和溺水或近似溺水事件完全沒有聯繫。
筋是青色的
人們形容生氣時常用“青筋暴露”,
事實上血液總是紅色的, 即使是缺乏氧氣的靜脈血也僅是暗紅色。 看上去是青的, 是因為涉及到光線在皮膚組織中的吸收、反射和散射, 血液的氧含量對光線吸收譜的影響, 還有血管的粗細和人眼的影響。
味覺是由舌頭的特定部位產生的
很多人認為舌頭的不同區域負責酸、甜、苦、鹹等不同味覺的產生。
事實是, 所有味覺都是由遍佈舌頭的味蕾產生的。 舌頭的某些部位可能對某種味覺更敏感, 但差異是非常小的, 而且不同人之間也存在差異。
另外, 我們的味覺不只有酸甜苦鹹四種, 還有第五種:鮮, 就是味精產生的味道。
小孩糖吃多會好動
有種觀點認為, 小孩吃太多糖會上躥下跳不得消停,
事實上, 並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糖可以提高兒童的能量水準。 研究顯示, 糖不會影響兒童的行為或認知能力。 此前認為小孩對糖更“敏感”, 可能混淆了小孩在吃大量糖的場合(例如生日聚會)本身就會非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