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服滋補類中藥的6個細節
有很多中藥滋補效果都很好, 因此, 很多人願意通過喝中藥來進行滋補身體, 用中藥調理身體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要注意煎煮、服用的方法,
煎服滋補類中藥的6個細節
1、用具有講究
煎煮藥用具應選陶瓷沙鍋、瓦罐或搪瓷器皿, 鐵、錫、鋁等金屬器皿均屬禁忌之列。
2、水火要相宜
水指水量, 火即火候。 煎滋補中藥時將藥放入鍋內, 加清水浸沒藥材, 頭煎水量以浸沒藥材2釐米為宜, 二煎以水浸沒藥材0.5釐米為宜。 一般先將藥物浸泡20~30分鐘, 再經文火頭煎40~60分鐘, 二煎40分鐘左右。
3、辨類煎仔細
煎補藥時, 如藥中含有鱉甲、龍骨、龜甲、虎骨、鹿角等骨質、貝殼類補藥, 應先打碎煎30—40分鐘後再下其他藥物同煮;而黃芪、黨參、首烏等調理滋補藥應用文火煎1小時再複煎一次, 以免浪費藥材。 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等,
4、鍋蓋要蓋嚴
煎藥時為使藥物煎透, 必須蓋上鍋蓋。 特別是滋補藥品的貴重中藥如人參、鹿茸等更應關蓋文火煎熬。 滋補藥應煎2或3次, 每次煎成200~300毫升為宜。
5、時間要適宜
補藥煎好後, 應將頭煎、二煎、三煎混合, 分晨起空服或晚上睡前服用較好。 一般放置時間不宜超過12小時, 以免滋補中藥的藥效成分損失。
6、服用方法有講究
補藥煎好後, 應將頭煎、二煎、二煎混合, 晨起空腹服或晚上睡前服用治療效果較好。 一般放置時間不宜超過12, 以免藥效成分損失。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煎服滋補類中藥的6個細節, 想要通過中藥調理身體的話就要注意這些細節, 讓中藥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