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并不可怕 學會與自己相處也很重要
【環球網綜合報道】徘徊于家庭、工作和社交圈中的我們, 常常無暇與自己單獨相處, 很多時候也不喜歡形單影只。 但獨處并非毫無益處, 學會與自己相處也很重要。 法國時尚健康雜志《費加羅夫人》就為我們帶來了兩位心理學專家的分析和建議。
獨處有時不可或缺
希望有人陪伴是我們的本性, 但在自己與別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也十分重要。 心理醫生埃爾維馬尼安指出, 當我們頻繁地與他人待在一起時, 在某種程度上就會迷失自我, 持續承受著來自他人的影響。 花些時間與自己相處, 避開紛亂嘈雜的世界,
“獨處時, 我們還能更清晰地體會自己的情緒”, 克萊爾補充道, “ 不斷自我了解的過程中, 我們會更從容地對待生活、對待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
對孤獨多一份寬容和忍耐, 我們與群體共享的時光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精彩。 埃爾維解釋道, “當我們習慣于獨自處理事情時, 我們也就能從容不迫地獨自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不再去費盡心思擠在人群中了”。 克萊爾補充說,
獨處與合群并不矛盾
人類是群居動物。 克萊爾強調, 人類作為一個群體而生存, 彼此依靠和支持。 然而在合群的同時, 對自我的關注也是正常的需求。 所以當無法說服朋友和自己一起去出游時, 獨自出發也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埃爾維則指出,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內心自洽地與自己相處, 這可能要歸因于兒童時期的痛苦經歷。 小孩子經常會被父母懲罰“呆在房間里不準出來”。 埃爾維指出, 這將懲罰和獨處直接聯系了起來, 使獨自待著便意味著被迫與家庭、社會進行隔離。 故而在長大后, 人們會覺得獨處讓人感到難過。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