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量四圍知心臟好壞

量四圍知心臟好壞

你是否會得心臟病?你的免疫力究竟有多強?糖尿病離你還有多遠?……想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除了經過繁瑣的體檢, 用一把卷尺, 量量身體四個部位的尺寸, 就能初步判斷你是否存在以上患病風險。 別猶豫了, 拿起尺子, 開始測量自己的健康“四圍”吧。

頸圍:男<38釐米, 女<35釐米

穿襯衣時, 你有沒有感覺腰身合適但領子太緊?美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學會專家指出, 一個人即使腰圍符合標準, 但如果脖子過粗, 容易使血糖偏高, 患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更高。

所以, 測頸圍可以幫你瞭解上半身脂肪的分佈情況,

而上半身脂肪與心臟病風險密切相關。 這是因為, 隨著頸圍的增加, 體內高密度膽固醇會不足, 導致細胞內更多的膽固醇無法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 雙下巴、脖子短粗等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

男性<38釐米、女性<35釐米是確定頸圍的最佳臨界值。 一般而言, 頸圍應與小腿肚圍相等。 頸圍每增加3釐米, 體內高密度膽固醇平均降低0.12毫摩爾/升, 女性降低0.15毫摩爾/升。

測量時, 被測者身體直立, 眼睛平視, 兩臂自然下垂, 保持正常呼吸, 頸部放鬆, 嘴巴可以稍微張開, 以減少頸部肌肉緊張。 測量者將皮尺水準置於頸後第七頸椎上緣, 前面于喉結下方進行測量。

腰圍:男<90釐米, 女<80釐米

心臟病風險不僅與胖瘦有關, 還與脂肪長在什麼地方有關。

相對於全身肥胖的人來說, 腹型肥胖的人更可能患心血管疾病。

堆積在腰部的脂肪, 比大腿和臀部的脂肪危害更大。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首席專家李光偉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腰圍粗反映出人體內臟脂肪超標, 這種人很可能患上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和中風等疾病, 男性還容易患大腸癌。 研究發現, 腰圍粗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約比其他人高40%, 尤其是大腹便便的中年男性更易猝死, 且突然死亡的風險隨腰圍的增加而增大。

中國人的腰圍一般參照亞洲的標準, 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釐米, 女性超過85釐米, 就表示肥胖了。 在這個腰圍值以下,

得病機會少, 相對安全;超過該值則相對危險, 最好再測血糖以瞭解糖尿病風險。 具體點說, 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4釐米, 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會增高;腰圍超過102釐米, 被視為高風險。 女性腰圍81釐米是危險臨界點, 89釐米是高風險臨界值。

許多人認為, 褲子能提到哪兒, 哪兒就是腰圍。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推薦了量腰圍的最佳方法:被測量者兩腳分開30—40釐米, 用卷尺圍住腰部, 然後向下移動, 直到卷尺底部停在髖骨上。 不要屏住呼吸, 尺子緊貼而不壓迫皮膚, 在正常呼氣末測量腰圍的長度。

腰臀比:男0.85—0.90, 女0.75—0.80

人們一直深信胖子較易患上心臟病, 其實, 脂肪的分佈情況更重要。 全身粗壯的人相對健康一些, 四肢纖細但擁有啤酒肚者最危險。

”加拿大安大略省麥克馬斯特大學的沙瑪博士表示, 影響健康的第三圍, 或許有人會想到腹圍, 其實與之相比, “腰臀比”更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

測量腰臀比的方法很簡單:先測量臀圍和腰圍的尺寸, 再用腰圍數除以臀圍數, 會得到一個比值。 女性比值在0.85以下, 男性不超過0.9, 就在健康範圍內。 比值越小, 說明越健康。 這是評估一個人心臟病風險的最佳方法。 一旦脂肪分佈不合理, 即使體重並不超標, 也應被列為該減肥的行列。

其中還有幾個臨界點要牢記。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推薦的評價方法是, 當男性的腰臀比大於或等於0.94, 女性的腰臀比大於或等於0.82時, 其患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增加。

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 男性的腰臀比大於或等於1.03, 女性的腰臀比大於或等於0.90, 患上述疾病的危險性會大大增加。

頭圍比:60%是最佳

與普通人相比, 腦袋長得小的人, 老年時容易患癡呆。 德國一項研究發現, 低於平均大腦圓周, 會大大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幾率。 原因是如果頭更大, 那麼大腦含有的神經元會更多, 可以更好地對抗衰老。

擁有一顆黃金比例的頭, 還能帶給你良好的免疫力和好人緣。 美國心血管專家埃克爾特博士研究發現, 在臨床上, 面部寬度是長度的60%為最佳。 具有這樣標準頭顱的人不但容貌俊美, 對呼吸道、下頜及牙齒方面的疾病也有很好的免疫力。 不僅如此, 他的人緣也通常會很好,

就連小孩也願意和他親近。

測量時, 第一步量下巴與顱頂間的距離;第二步測量兩耳間的距離, 用寬度除以長度, 再用100減去這個數字。 舉個例子, 如果臉長23釐米, 寬14釐米, 那麼14÷23=0.61, 也就是60%, 100%-60%=40%。 得到的最終結果越接近60%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