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膝關節痛 怎樣預防才適合
爬山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 它既可鍛煉身體, 增強我們的力量和心肺耐力, 又可陶冶情操, 享受大自然的魅力, 呼吸清新空氣。 但是, 我們身邊有些經常爬山的朋友會發現自己的膝蓋出現不舒服, 疼痛, 嚴重時甚至醫生會給出骨關節炎的診斷, 這是為什麼呢?
![](/uploads/20140712/FBC0015594B3.jpg)
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 很容易造成傷害。 尤其是中老年人, 由於年齡的增大, 骨質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一旦磨損, 幾乎是無法恢復的。
許多中老年朋友登山後, 感到膝關節發脹、疼痛, 甚至無法再登山, 就是這個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 媒體對中老年人是否適宜參加登山活動一事議論頗多, 主要也是考慮到對膝關節的磨損問題。
如何既能享受登山健身的益處, 同時又盡可能地避免損傷, 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 有關專家在經過長期的科學研究後發現:使用兩支手杖的快步行走,
![](/uploads/20140712/08FFF0CF03C6.jpg)
與普通行走相比, 使用手杖行走或登山, 使單純的下肢運動變為四肢運動, 既達到使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同時得到鍛煉的目的, 又減輕了膝關節的運動負荷。
在平路行走時, 可增加運動量, 較容易地達到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的效果,
而在登山時, 由於有了上肢的用力力, 反而可以節省能量, 降低運動強度, 避免登山者的心肺處於過量負荷狀態。 此外, 由於增加了支撐點, 不但可以有效地減輕膝關節的壓力, 保護膝關節, 還可以避免摔倒, 使登山更加安全。
膝蓋疼痛綜合症(膝蓋骨周圍的酸痛)常見於活躍的青少年和成年人。
![](/uploads/20140712/F24FD03D5C50.jpg)
1、預防方法:使用護膝, 保護膝關節, 減少因下山時身體的重量對膝關節衝擊。 最好選擇中間開孔、膝蓋上下橫置拉力帶的護膝, 可有助減低膝蓋不必要旋轉, 紓緩痛楚。
2、治療方法:
(1)冷敷20分鐘:急性膝部扭傷或發炎, 應在24至36小時內冰敷患處, 好處是使血管收縮, 減低軟組織腫脹。 時間最好20分鐘, 若超過30分鐘可能凍傷神經組織。
(2)抬高雙腿:可將一枕頭放在行李箱上, 將腳抬高, 可促進靜脈回流, 減低患處腫脹。
(3)功能鍛煉:包括關節的活動和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 正確的鍛煉方法是在膝關節得到充分休息的條件下以非負重的活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