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中藥在煎煮之前要不要清洗呢 瞭解一下

中藥煎煮前到底要不要洗?很多吃中藥的患者都有此疑問。

一般來說, 患者買到的中藥材, 都是經過加工炮製後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藥飲片,

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 常見的是散裝的傳統飲片和精製小包裝飲片, 這些飲片已經在高溫煎煮過程中進行了消毒滅菌。 不過, 散裝的傳統飲片, 在藥材的採集、炮製加工以及運輸、使用過程中, 難免會沾染灰屑塵土, 因此不少人還是會習慣在煎煮前對中藥表面附著的砂石塵土進行清洗。 但清洗是要分情況的:

一些質地堅硬、易攜帶灰屑的根類、莖木類、皮類、果實類以及動物類的中藥, 可在煎煮前清洗, 但需快速淋洗, 避免長時間水洗或浸泡清洗而導致有效成分流失, 甚至藥材變質。

以下含有特殊成分或形態的部分中藥不適宜清洗:

1.含有糖和甙類成分的藥材:糖和甙是中藥的有效成分,

但它們是可溶解于水中的, 經水洗後, 將丟失一部分有效成分, 導致藥效降低。

2.特殊形態的藥材:有些中藥如青黛、滑石粉、車前子等粉末、種子類的藥材, 如果用水洗, 會造成藥物流失。

3.添加了部分輔料的藥材:有的藥材在炮製過程中加入了蜂蜜、黃酒、膽汁等輔料, 它們易溶于水, 若用水清洗, 可導致部分輔料丟失, 藥效降低。

知識延伸:

煎煮中藥應使用哪些器具呢?

最好選用砂鍋或者瓦罐, 可以選用不銹鋼、玻璃、搪瓷等器具。 但是不要選用鐵、鋁質地的器具。 因為中藥的成分可與金屬器具發生化學反應, 影響療效。 另外, 煎煮中藥應選大些的器具, 以便藥物沸騰時不斷翻滾, 促進藥物加即溶出, 同時避免藥液外溢。

中藥煎煮要注意什麼呢?要煮一次還是兩次呢?

由於一次煎煮難以把中藥的藥效全部溶出, 所以一般中藥應煎煮兩次, 而對滋補類藥物可再增加一次, 但無論是煎三次還是兩次, 都應該把每次煎煮的藥汁混合一起後分兩到三次服用。

而煎煮中藥的火候一般在未沸時用大火, 沸後用小火保持在微沸的狀態, 這樣能在溶出藥效的同時, 避免藥汁溢出或過快煎幹。 對於解表類藥物, 適宜用大火急煎, 有香氣出即可。 第一次煎沸後10-15分鐘, 第二次煎沸後5-10分鐘。 對於滋補類藥物, 就要用小火長時間煎煮, 第一次煎沸後40-60分鐘,

第二次煎沸後30-40分鐘。 而其他藥第一次煎沸後20-30分鐘, 第二次煎沸後15-25分鐘即可。

另外, 藥師提醒, 在煎煮好藥物後, 建議將藥渣倒入乾淨的紗布包好, 用力加壓來絞取藥汁, 把藥渣裡面的藥液儘量擠出來。 因為藥渣中所含有的成分比例更高, 這個動作能增加中藥的溶出率, 提高療效。

上一篇:中藥太苦加點糖?千萬不要在這樣做了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中藥中藥煎煮清洗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