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微博控6級以上即為嚴重上癮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上微博, 即便坐在馬桶上也在刷新頁面;深更半夜爬起來眯著眼“偷菜”, 白天頭暈腦漲一臉疲倦……在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加強 互聯網的利用和管理”話題時, 部分代表委員對當下“微博控”、“偷菜狂”、“發帖癖”進行了熱議, 提醒大家警惕“新型網癮”。

“微博控”成年人唱主角

與沉溺於過關斬將、打殺怪獸的網路遊戲帶來的傳統網癮不同, 這次代表委員們熱議的是時下流行的“微博控”、“偷菜狂”、“發帖癖”等“新型 網癮”。 而和大家熟知的傳統網癮以青少年群體為主不同, 織圍脖、種菜偷菜、發帖回帖……這些新型的網路玩法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成年人“紛紛落網”。

網友“風情雲淡”告訴記者, 自己微博裡有1000多個粉絲, 每天發帖都有很多粉絲回應, 一條條回復就要花去好幾小時, 而在現實中, 她只是一 個普通小文員, 在單位謹言慎行, 從不多話, 生活中除了父母和僅有的倆閨密, 再無朋友交流。 “而在微博裡, 我可以和姚晨、趙薇這些明星交流, 現實裡明星知道 我是哪根蔥啊?”網友“tw139”也坦承自己“每天早晨上班前, 幾乎一條不落地把好友的微博看個遍。 如果不看的話, 總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麼東西。 ”

“微博控”分八級

因為對微博的依賴, 一個新的詞彙——“微博控”應運而生。 根據對微博的依賴程度, 有的網站把“微博控”分為八級:一級只圍觀不說話;二級遇 到興奮點才回復、轉發;三級休息時間全佔用;四級工作時間也在上微博;五級雙休日不休息;六級熬夜找熱點;七級半夜也在刷新頁面;八級生活顛倒,

住院治 療。

除了忙“織圍脖”, 很多人還要忙著在開心網上種菜偷菜、購物網上刷新“淘寶”、社交網站上積極發帖回帖, 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半天, 而手頭的工作卻來不及做, 只好熬夜加班, 雙休日也宅在家裡“織織複織織”。

不論寫微博還是偷菜, 要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患上“新型網癮”, 關鍵是要檢查這種行為在生活中的比重, 以及這種行為是否給工作、生活、家庭關係帶來了不利影響。

如果過度沉溺於微博、開心和網路購物, 會導致人不能從網路的虛擬關係中完全脫離出來,

容易出現自信心膨脹、自我評價過高等高漲情緒反應。 這個時候, 如果突然讓他脫離微博, 就會出現焦慮、坐立不安等“戒斷反應”, 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焦慮症。

專家指出, 現代社會, 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產生了資訊焦慮症和資訊依賴症, 而過度沉迷於網路, 會使人與現實社會隔離, 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以微博控的分級為例, 六級以上的微博控基本上可以判斷為嚴重上癮。 而那些經常毫無原因地反復打開頁面刷屏、更新的人, 如果過於頻繁, 甚至有可能是患上了強 迫症。

心理滿足是上癮原因

不過, 不要一提“新網癮”就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事, 事實上, 人們喜歡微博、社交網、論壇等新型的網路交流、遊戲平臺,

是因為 人們需要釋放壓力, 很多人除了在網路上沒有其他的釋放壓力管道, 或者有管道但不容易實現。 比如很多人都說旅行可以解壓, 但是單位的假能不能請下來、旅行的 經濟負擔能否承受, 使得旅行很難實現, 而通過寫微博、種菜偷菜或發帖, 可以迅速地釋放壓力, 而且成本很低。

另外, 通過織圍脖、偷菜也可以滿足很多人對於人際關係的滿足。 現代人在社會上難免會因自我保護戴上一些“面具”, 而在網路上才 可以卸下面具展示真實的自己。 而像“清風阿伊清風”這樣, 認為通過微博拉近了自己和明星的距離也大有人在, 其實, 這也都是部分彌補了現實中難以得到的滿足 感。

同時, 微博能夠輕易地讓人獲得大量人群的關注,

滿足人被關注的虛榮心。 在微博的世界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粉絲, 能輕鬆體會到受粉絲們追捧的感覺。

自我控制防止成癮

成年人的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 可以有效地預防新型網路成癮。

想要擺脫微博癮、偷菜狂、購物狂的帽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調適。 首先冷靜下來想一想, 究竟自己發的和看的微博有什麼好處, 明確自己使用微博的目的和需要, 而偷菜及購物也是同樣道理。

其次要限制自己的時間, 儘量不要佔用太多的休息時間和休閒娛樂的時間。 可以設個鬧鐘, 如果原來要花4小時在網路上, 現在就只用1小時, 鬧鐘一響立刻停止。 如果已經上癮, 則不妨想辦法儘量遠離手機和電腦。

此外, 多跟親人、朋友聯絡,

要有意識地增加和朋友的聚會, 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增進感情。 每逢週末、節假日、紀念日, 除了發短信、打電話問候友 人, 可以嘗試用最“原始”的方式:約幾個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 或者到咖啡廳、酒吧坐一坐、聊一聊。 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多參加體育鍛煉等等, 以轉移注意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