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雀舌豆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Què Shé Dòu

【英文名】fruit of Forrest Dumasi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雀舌豆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umasia forestii Diels

採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 曬乾。

【原形態】雀舌豆 多年生纏繞草本。 莖纖細, 有短粗毛。 葉柄細長, 長2.5-4cm, 中間小葉柄長約1cm, 兩側小葉柄極短, 疏生短粗毛;三出複葉, 橢圓狀卵形, 長2-3.5cm, 寬1.3-2.5cm, 先端鈍或近圓形, 微凹, 有小突尖, 基部寬楔形、圓形或截平, 上面近無毛, 下面疏生短粗毛。 總狀花序腋生, 有3-6朵花;總花梗短, 有短粗毛;花萼筒狀, 萼筒一側略膨脹, 先端斜, 萼齒極不明顯;花冠黃白色;雄蕊10, 二體。 莢果線狀鐮形,

種子間縊縮。 花期秋季。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溝潮濕地帶。

資源分佈:分佈雲南等地。

【性味】苦澀;平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 止痛。 主坐骨神經痛, 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