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心臟裝了支架還能運動嗎

49歲的徐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 並在半年前接受了心臟支架治療。 雖然裝支架已經很長時間, 但他總感覺還有胸部不適等症狀, 尤其在活動後感到疲勞、乏力, 甚至還影響到日常生活起居。 為此, 他心裡一直有個疑問, 裝了支架, 還能像以前一樣運動嗎?

心臟康復治療後養成運動習慣

2013年年底, 徐先生在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心臟康復門診就診時, 接受了門診醫生建議, 嘗試開始心臟康復治療。 心臟康復門診醫生為他進行了運動平板試驗, 發現其在低強度活動時就開始出現心肌缺血,

而達到中等強度運動時, 心肌缺血更加明顯。 針對徐先生的情況, 醫生給他制定了適合強度的有氧運動、阻抗訓練及柔韌性、平衡訓練組合。 經過一個月的運動治療後, 給予再次評測時發現, 徐先生在靜息狀態和低強度運動時, 沒有發生明顯的心肌缺血, 中等強度運動時發生的心肌缺血情況較運動治療前明顯減輕。 更為重要的是, 以往活動時的不適感基本消失, 他的生活品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受此鼓舞, 徐先生繼續接受了兩個月的運動治療。 目前, 他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運動習慣, 進入院外長期康復階段, 並定期接受康復門診醫生的隨訪。

省級機關醫院心血管內科王屹主任介紹, 冠脈內植入支架後的患者大可不必緊張。

因為介入支架一般採用的都是不銹鋼合金材料, 具有很強的支撐力、耐腐蝕和塑形功能, 一般不會生銹和塌陷。 術中, 擴張支架時所給予的高壓力會使其緊緊地鑲嵌於冠狀動脈壁上, 因此一般也不會移位和脫落。 患者在支架植入術後進行運動康復, 能減少術後再通血管的狹窄, 增加自信心, 消除緊張情緒, 加快疾病的康復。 同時, 能減少血小板聚集, 增加纖溶性, 預防再次心梗, 還能改善心臟功能, 增強體質, 提高生活品質。

支架植入術後的患者在運動時應注意什麼呢?專家表示, 首先, 可以在心臟康復醫生的指導下學習適合自身的運動, 開始運動時最好在心電監護下進行。 醫生會針對每個患者自身的心肺功能、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關節情況,

通過準確的評測, 為其量身制定運動處方, 對每位患者的運動形式、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持續時間以及確保運動安全的監測方法, 都給予細緻的建議和指導。 通過10次左右的指導, 讓患者能正確掌握適合自己的規範、合理、有效的運動治療方法, 從而充分獲得運動對健康的益處。 其次, 在運動時應以自我感覺稍累為間隔點, 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分熱身期、運動期和恢復期幾個階段。 另外, 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 若運動時有胸悶等心臟不適感, 應暫停運動, 並進行評估。

王屹主任同時提醒心臟支架植入術後患者, 心臟支架術只是一種醫療方式, 而引起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

因此, 在積極進行心臟康復、開展適度鍛煉的同時, 要注意飲食清淡, 減少飲食中的脂肪、鹽等成分, 禁煙、限酒,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 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