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不相信中醫?
都說有些人對中醫的理解存在著一些誤區, 但是中醫人自身對中醫就已經完全明白了嗎?中醫看病講究辨證論治, 一個人看十個不同的中醫會有十種不同的結果,
找十個中醫來給同一個病人診斷, 搞不好估計大概會有十個不同的結果。 如果再讓這十個中醫給這個病人治病, 那麼很有可能有十個不同的方子, 治療效果肯定是不盡相同。 為什麼呢?一是因為中醫診斷在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
中醫的辯證診治則意味著它是十分個性化、系統化、人性化的養生、醫療體系,
#p#副標題#e#
由於中醫養生是非常個性化、人性化的東西, 任何一種養生經驗、方法、技術, 只可能對一小部分身體狀況在這個時期適應這種經驗、方法、技術的人有效, 其他的人群則不一定會有很大的效果, 即使原來有效的人群, 隨時間、地點、狀態變化, 效果也可能發生變化。 養生的第二個誤區就是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形而上學, 將個人的、個體的經驗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分時間無限的推廣至全體人群,
各類養生術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禁忌, “寒性的、涼性的不要吃”, “反時令蔬菜、水果不能吃”, “只能補, 不能瀉”等等等等, 諸如此類。 這些說法, 對於某類體質差的人群可能是對的, 但對於其他體質的人群可能就不那麼準確。 而且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凡事都要一分為二,寒性的、涼性、毒性的食物可能是要增加肝、腎的負擔,但同時也會刺激肝、腎的功能,而且它們可能還有其他功能、作用。還有一般人又不都是紙糊的,都是有適應性的,有點韌性的,還是要將它們用於具體人所產生的優缺點和這個個體的承受力綜合起來看。中醫講五行生克,要隨時間、地點、狀態變化加減,只補不瀉肯定不是對所有人都合適的。再者,養生的目的是提高生命的品質,而不是為了養生而養生,更不能影響生命的品質,如果養生成了機械、枯燥的死守各種禁忌教條的程式,那麼就無法體驗生命的樂趣,實現生命的目標,那麼這種養生還有什麼意義呢?曹操在 “龜雖壽”裡寫道: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就是講體驗生命的樂趣,實現生命的目標比單純的養生延命重要,養生只有在能夠幫助提高生命的品質時,才有真正的價值。
#p#副標題#e#
養生再有的一個誤區,就是排斥其他養生經驗、方法、技術,極端的排斥西醫。毛主席講要中西醫結合,這是絕對正確的方向。一些勇於探索進取,真正瞭解中醫的中醫大師們也積極提倡中醫要發展,不能停留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的舊中醫的水準上,一定要引入現代科技,中醫一定要現代化,他們講中西醫是互補的,有些問題西醫解決不了的如疑難雜症、人體亞健康等,中醫卻有獨到的理論、方法、效果;而有些中醫不容易出較好、較快效果的地方,西醫的理論、方法、技術如抗生素、外科手術、遺傳工程卻有很好的效果,中醫中西醫最終一定是相通的。我看不僅中西醫最終一定是相通的,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人文學最終也一定是相通的;理性與感性最終也一定是相通的,這是題外話了。世界上沒有一種學問是能夠恰如其分的解釋一切的,沒有一種方法是能夠恰如其分的處理一切問題的,任何一種學問、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都是方便法,唯有將所有的學問、方法綜合起來,針對具體問題,根據具體條件,選擇最合適、最能發揮作用的學問、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問題變化了,條件變化了,解決問題的學問、方法也要變。所以養生要多學習、吸取各種有效的經驗、方法、技術,針對自己的問題,根據自己的條件有選擇的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養生術,並在進一步的實踐、發展中,發展、調整這一養生術。在養生術的學習、實踐中,應務必堅持中醫唯物辨證法的精髓,儘量避免唯心主義、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等形而上學的誤區。
以上都是作為中醫人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和現在排斥中醫的人大肆爭辯,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準,真正將中醫的精髓展示給大家!
而且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凡事都要一分為二,寒性的、涼性、毒性的食物可能是要增加肝、腎的負擔,但同時也會刺激肝、腎的功能,而且它們可能還有其他功能、作用。還有一般人又不都是紙糊的,都是有適應性的,有點韌性的,還是要將它們用於具體人所產生的優缺點和這個個體的承受力綜合起來看。中醫講五行生克,要隨時間、地點、狀態變化加減,只補不瀉肯定不是對所有人都合適的。再者,養生的目的是提高生命的品質,而不是為了養生而養生,更不能影響生命的品質,如果養生成了機械、枯燥的死守各種禁忌教條的程式,那麼就無法體驗生命的樂趣,實現生命的目標,那麼這種養生還有什麼意義呢?曹操在 “龜雖壽”裡寫道: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就是講體驗生命的樂趣,實現生命的目標比單純的養生延命重要,養生只有在能夠幫助提高生命的品質時,才有真正的價值。#p#副標題#e#
養生再有的一個誤區,就是排斥其他養生經驗、方法、技術,極端的排斥西醫。毛主席講要中西醫結合,這是絕對正確的方向。一些勇於探索進取,真正瞭解中醫的中醫大師們也積極提倡中醫要發展,不能停留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的舊中醫的水準上,一定要引入現代科技,中醫一定要現代化,他們講中西醫是互補的,有些問題西醫解決不了的如疑難雜症、人體亞健康等,中醫卻有獨到的理論、方法、效果;而有些中醫不容易出較好、較快效果的地方,西醫的理論、方法、技術如抗生素、外科手術、遺傳工程卻有很好的效果,中醫中西醫最終一定是相通的。我看不僅中西醫最終一定是相通的,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人文學最終也一定是相通的;理性與感性最終也一定是相通的,這是題外話了。世界上沒有一種學問是能夠恰如其分的解釋一切的,沒有一種方法是能夠恰如其分的處理一切問題的,任何一種學問、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都是方便法,唯有將所有的學問、方法綜合起來,針對具體問題,根據具體條件,選擇最合適、最能發揮作用的學問、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問題變化了,條件變化了,解決問題的學問、方法也要變。所以養生要多學習、吸取各種有效的經驗、方法、技術,針對自己的問題,根據自己的條件有選擇的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養生術,並在進一步的實踐、發展中,發展、調整這一養生術。在養生術的學習、實踐中,應務必堅持中醫唯物辨證法的精髓,儘量避免唯心主義、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等形而上學的誤區。
以上都是作為中醫人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和現在排斥中醫的人大肆爭辯,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準,真正將中醫的精髓展示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