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健康飲食八原則 少鹽少油易清淡
春節吃什麼最好?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也是“美食盛典”, 各種胡吃海喝。 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 很多家庭每到過年都是大魚大肉的, 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為主, 而雜糧、蔬菜和水果攝入相對較少, 加上頻繁的舉杯暢飲, 常常容易出現身體不適或體重劇增, 那麼, 我們歡度春節的同時應該如何更加合理地飲食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春節健康飲食的八大原則。
1、雜糧主食不可少
春節期間, 人們大都習慣於多吃菜肴、少吃甚至不吃雜糧主食。 雜糧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它參與脂肪、蛋白質的代謝, 使其完全氧化, 減少體內有毒物質的生成, 同時還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 因此在品嘗美味的同時, 應特別注意避免只吃菜肴而不吃五穀雜糧。
2、適量飲食, 切勿暴飲暴食
聚餐家宴常常豐盛至極, 豐盛的菜肴和節日氛圍往往使人食欲旺盛,
3、多飲水少飲酒
“感情深一口燜, 感情淺舔一舔”, 在親朋相聚氣氛融洽的餐桌上, 常常會遇到盛情難卻的勸酒。 但是我們一定要記得過量飲酒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和消化等多系統損傷, 同時, 飲酒的社會危害也非常突出。
4、按時就餐, 飲食規律
新年的飲食還要注意按時按點吃飯, 不要因為貪玩和貪睡擾亂正常的飲食規律, 使胃腸不適應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節假日和節假日過後, 常出現有人消化不良、身心疲憊, 飲食不規律是“罪魁禍首”。
5、少鹽少油易清淡
在春節假期間, 由於“過分充足”的營養素攝入, 加上人們又常喜歡睡“懶覺”, 與平時上班時相比, 身體的活動量減少, 容易誘發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代謝性疾病。 因此, 應特別注意調整飲食, 儘量多吃一些比平時更清淡的食物, 以減少脂肪的堆積, 為身體減少不必要的負荷。
6、多吃蔬菜和水果
春節期間, 飲食雜亂, 與平時相比更容易出現上火和便秘等身體不適症狀。 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可解油膩、清熱、解毒, 維持胃腸正常蠕動, 預防便秘, 而且能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 增進身體健康, 因此, 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但要注意水果與蔬菜的消化時間和過程都不同,
7、品種選擇勿獵奇
春節期間, 許多消費者絞盡腦汁去吃一些平時不經常吃的東西, 尤其是一些野味, 如貓肉、鼠肉、蛇肉等。 食用不經常吃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食物過敏, 而且野味不在常規檢驗檢疫範圍之內,
8、食品衛生和清潔
食品衛生是避免食源性疾病和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 正確採購食材, 堅持選用新鮮乾淨的食品原料, 並保持現做現吃的習慣。 剩菜剩飯, 合理儲存, 再次食用時, 要徹底加熱。 切記:生吃的蔬菜要洗淨, 生熟食品要分開加工, 不新鮮的熟肉製品和冷葷涼菜千萬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