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不做大喊大叫的媽媽

如果讓孩子投票, 什麼時候的媽媽最糟糕?相信很多孩子會選擇媽媽發脾氣的時候。 然而, 吼叫、發脾氣對孩子並沒什麼用, 還可能帶來副作用。 反叛:你對我凶, 我偏要對著幹;自卑:也許我就是這樣的孩子, 永遠做不好, 媽媽說得對;逃避責任:這件事不能讓媽媽知道, 否則又會罵我;不願嘗試:我沒有把握做好這件事, 乾脆不做了, 這樣也沒人罵我。

不能大喊大叫, 但孩子的一些行為又實在讓媽媽忍無可忍, 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照顧好自己。 很多時候, 媽媽之所以容易大喊大叫, 是因為身心處於疲憊狀態,

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期待, 媽媽就愛發脾氣。 但如果我們能照顧好自己, 保持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就會變得冷靜、有耐心。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有不當行為時, 一定伴隨著不好的情緒, 任何情緒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如果我們能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安全感, 更願意聽你接下來的話。 比如, 孩子因為好朋友不和他分享玩具而大打出手。 你可以說:“媽媽看得出來你很生氣/委屈, 是因為你覺得被這樣對待不公平, 但願他能像你對待他一樣對待你。 ”

分享自己的感受。 跟孩子說:“如果是我, 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如果孩子知道, 原來媽媽也會像自己這樣, 他的擔心和愧疚就會消失, “打人並不代表我是壞孩子。 ”他會更關注事情本身。

聽孩子說。 孩子與別人發生爭執後, 可以用“你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嗎?”“還有呢?”“嗯!”等語句, 讓孩子把事情經過說一遍。 一般, 經過前面接納孩子的情緒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後, 孩子願意誠實地把事情真相說出來。

關注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 媽媽之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 是想去追究孩子的責任, 而不是關注解決問題。 不妨把這當成一次學習的機會, 讓孩子學會以後處理這類事情的方法, 這樣媽媽的心情可能會平靜許多。 我們可以用啟發提問的方式鼓勵孩子一起想辦法:“當我們下次遇到好朋友不跟你分享玩具時, 可以怎麼做?”與孩子一起“頭腦風暴”, 共同選擇最可行的方式。 整個過程沒有大喊大叫, 而是尊重平等,

能有效幫孩子從錯誤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