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食艾葉好時節 能夠養胃祛濕還殺菌

說起艾葉人人都認識, 在農村比較多, 農村人做月子時也喜歡用來煲湯, 那麼你知道春季吃艾葉有什麼好處嗎?接下來為你介紹。

春季吃艾葉的好處

原本不受城市人關注的艾草, 其實渾身是寶。 查閱醫書典籍可瞭解到, 艾草有祛濕、散寒、消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 可製成艾條供艾灸用;端午時節採摘一些, 更是能防百病、驅蛇蟲。 不僅外用, 食療、營養更是佳品, 春季艾葉萌發, 採擷嫩葉, 烹製一些食療養生菜給家人吃, 還可以達到養胃、去濕、殺菌等目的。

這個季節艾葉鮮嫩多汁, 可用于製作艾葉糍粑、艾葉餛飩、艾葉粥、艾葉蛋餅等美食。 也可根據個人不同體質, 用艾葉與不同藥材食材調配做成藥膳食用。

推薦艾葉食用方法

1、艾葉餃子

將適量的新鮮艾葉、豬肉、生薑洗淨, 混勻剁碎, 加入適量食鹽、調料拌勻, 做成餡料。 以白麵皮包成餃子,

水煮或蒸熟食用。

功效:具有散寒止痛、健脾益氣的功效。 適用於虛寒體質, 也適用於脾胃虛寒、慢性腹瀉、慢性咳喘等人群食用。

2、艾葉母雞湯

新鮮艾葉15克, 老母雞一隻。 老母雞洗淨切塊, 放入砂鍋內, 加入薑絲, 煮至開後再加入艾葉, 見艾葉熟即可, 用新鮮艾葉煲雞沒有老艾那麼苦, 食之有一股濃香。 此湯可分兩三次食用, 適合婦女月經期服用。

功效:緩解經期體虛、小腹冷痛、痛經、月經過多、失眠多夢等症狀。 艾葉性溫, 屬於濕熱體質、實熱或陰虛火旺的人禁用或慎用艾葉。

3、艾葉紅棗煮蛋

艾葉(幹品)10克, 大棗五枚, 生薑三片, 雞蛋一隻, 紅糖適量。 將艾葉、大棗、雞蛋洗淨, 一同放入砂鍋, 加適量清水煮沸, 雞蛋煮熟後去蛋殼, 再入鍋煮5-10分鐘, 調入紅糖, 略煮溶解, 去藥材渣取汁和蛋, 飲湯食蛋。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益氣養血、安胎養神的功效。 適用于婦女痛經、月經不調、崩漏或體質虛寒的人群食用。 體有實熱者不宜多用。 此外, 婦女孕期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腹痛等症狀, 需確診病情後, 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不可隨意濫用。

艾葉的保健功效

1、艾葉泡澡防濕疹

別誤解, 這裡的“泡”可不是泡茶, 而是泡澡。 艾葉雖可泡茶喝, 但艾葉的味道比較刺激, 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 把艾葉熬汁, 然後對水稀釋沐浴, 可除身上長得小紅疙瘩, 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效。 具體做法:取新鮮艾葉30~50克, 在澡盆中用沸水泡10分鐘, 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 夏天已經到來, 不妨用艾葉泡個澡吧!

2、煙熏艾葉殺病菌

民間曾流傳諺語:“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來。 ”艾葉煙熏時產生的煙氣可有效抑制多種病菌在空氣中的傳播, 但對人畜無害。 需要提醒的是, 有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要謹慎用艾葉熏, 並非艾葉對此類疾病有害, 而是很多患者對各種煙熏都會過敏而使症狀加重。

3、服用艾葉調月經

艾葉可以吃?沒錯, 艾葉因為出眾的藥用功效, 被製成了許多婦科用藥。 醫聖張仲景有兩個用艾的處方——膠艾湯和柏葉湯。 前者取艾葉溫通暖宮作用, 治療胞宮內寒月經不調、宮冷不孕諸症;後方取其止血作用,

主治婦科多種出血不止症候。 以艾葉為主要成分的成藥如艾附暖宮丸、當歸調經丸、烏金丸等時至今日仍廣泛使用。 大家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服用這些中藥來調理身體。

4、“懶人版”艾葉水泡腳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祛虛火、寒火, 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艾葉水能引火下行, 通過腳底的湧泉穴, 讓上越到頭部的火氣向下, 退回正常位置, 發揮它原有的溫煦作用。 早晨起床後, 將艾葉放在隔湯渣的袋子裡, 勒緊袋口並放入熱水瓶, 再把燒好的開水直接灌進去, 泡它一整天。 等晚上要泡腳時, 直接倒出水渣分離的艾葉水來泡, 這樣既省時方便又節省煤氣, 不妨一試喲!

使用艾葉泡腳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週一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還可以在用艾葉水泡腳同時,喝上一杯生薑紅棗水既去了寒又不瀉氣。

上一篇:三種常見水果 常吃能開胃助消化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養胃艾草艾葉 分享到: 不妨一試喲!

使用艾葉泡腳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週一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還可以在用艾葉水泡腳同時,喝上一杯生薑紅棗水既去了寒又不瀉氣。

上一篇:三種常見水果 常吃能開胃助消化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養胃艾草艾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