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蛋白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物質, 屬于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 我們平時的飲食必需要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否則健康就會出現問題。 蛋白質大家都很了解, 但如果細說, 例如蛋白質的組成, 普通人就不是很清楚了。 那么, 蛋白質是由什么組成的?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 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 一般說, 蛋白質約占人體全部質量的18%, 最重要的還是其與生命現象有關。

蛋白質是由C(碳)、H(氫)、O(氧)、N(氮)組成, 一般蛋白質可能還會含有P(磷)、S(硫)、Fe(鐵)、Zn(鋅)、Cu(銅)、B(硼)、Mn(錳)、I(碘)、Mo(鉬)等。

這些元素在蛋白質中的組成百分比約為:碳50% 氫7% 氧23% 氮16% 硫0~3% 其他微量。

(1)一切蛋白質都含氮元素, 且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很接近, 平均為16%;

(2)蛋白質系數:任何生物樣品中每1g元氮的存在, 就表示大約有100/16=6.25g蛋白質的存在, 6.25常稱為蛋白質常數。

整體結構

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高分子。 蛋白質分子上氨基酸的序列和由此形成的立體結構構成了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 蛋白質具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結構, 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決定了它的功能。

怎么補充蛋白質科學?

首先, 要保證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蛋白質食物.根據營養學家研究,

一個成年人每天通過新陳代謝大約要更新300g以上蛋白質, 其中3/4來源于機體代謝中產生的氨基酸, 這些氨基酸的再利用大大減少了需補給蛋白質的數量.一般地講, 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60g~80g蛋白質, 基本上已能滿足需要.

其次, 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是一種既經濟實惠, 又能有效提高蛋白質營養價值的有效方法.每天食用的蛋白質最好有三分之一來自動物蛋白質, 三分之二來源于植物蛋白質.我國人民有食用混合食品的習慣, 把幾種營養價值較低的蛋白質混合食用, 其中的氨基酸相互補充, 可以顯著提高營養價值.例如, 谷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少, 而含蛋氨酸較多.豆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多,

而含蛋氨酸較少.這兩類蛋白質混合食用時, 必需氨基酸相互補充, 接近人體需要, 營養價值大為提高.

第三, 每餐食物都要有一定質和量的蛋白質.人體沒有為蛋白質設立儲存倉庫, 如果一次食用過量的蛋白質, 勢必造成浪費.相反如食物中蛋白質不足時,

青少年發育不良, 成年人會感到乏力, 體重下降, 抗病力減弱.

第四, 食用蛋白質要以足夠的熱量供應為前提.如果熱量供應不足, 肌體將消耗食物中的蛋白質來作能源。 每克蛋白質在體內氧化時提供的熱量是18kJ, 與葡萄糖相當。 用蛋白質作能源是一種浪費, 是大材小用。

攝入的蛋白質有可能會過量, 保持健康所需的蛋白質含量因人而異。

普通健康成年男性或女性每公斤(2.2 磅)體重大約需要0.8 克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