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做爆米花的玉米是什麼

爆米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吃到的一種食物, 作為日常的小零食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而且爆米花的花樣和口味也是比較多的, 能夠滿足不同人士對飲食的需求, 但是想要把爆米花做的成功和美味, 苞米的選擇也是比較重要的, 下面我們一起瞭解下做爆米花的玉米的特點。

做爆米花的玉米的特點

爆裂玉米起源于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智利沿安第斯山麓廣大地區.至少在8萬年以前就已經栽培。 考古學家認為, 在歐洲殖民者進入美洲大陸以前、爆裂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從墨西哥向東向北傳播。 在秘魯皮掘出的西元300年印第安人遺留下的墓葬陶器上。 鑲嵌有典型的原始爆裂玉米果穗;還發掘出距今1000年左右保存完好的爆裂玉米籽粒、只要稍微加熱仍能膨爆、還有用石頭鑿成的凹形器皿以及長把粘土容器.被認為是專供膨爆玉米的工具。

1519年、西班牙人庫爾台茲最早記述阿茲德克人把爆裂玉米作為主要食品之一。

首先, 爆裂玉米子粒最外層半透明的果皮(俗稱種皮)堅硬, 厚度為0.03~0.08mm, 是由纖維素有序緊密排列構成。 它起著封閉水蒸氣、加大壓力的作用。 據測定, 爆裂粒果皮承受高壓的機械強度是普通玉米的4倍;而且傳熱性快, 導熱係數為普通玉米的1.9倍, 受熱時可使粒內迅速升溫, 但不致燃燒變糊巴。

其次, 爆裂玉米子粒的胚乳較大, 約占全粒重量的4/5, 其中約90%為澱粉。 澱粉中有75%為角質澱粉, 分佈在粒的週邊, 遇高溫時變成堅硬而有彈性的膠狀物質, 能抵住強大的水氣壓力;另25%為粉質澱粉, 被角質澱粉包埋在粒的中央。 澱粉粒和水分都緊密地鑲嵌在蛋白質骨架交織成的網中間,

很少有間隙。 普通玉米籽粒胚乳中也有這兩種澱粉, 但角質澱粉占的比例沒有爆裂玉米那麼多, 結構緊密程度也較遜色, 分佈的位置沒有爆裂玉米那樣適於爆裂。

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 很多人都會親自動手在家裡做些美味的食物, 但是想要把食物的做的成功, 食材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上面是對做爆米花的玉米的特點的瞭解, 這樣我們想要在家製作爆米花的時候, 也能更準確的選擇好玉米, 希望上文能夠給喜歡美食的朋友帶來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