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瞼下垂
概述
由於提上瞼肌功能不全或喪失,
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上瞼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
遮擋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稱上瞼下垂。
病因
(一)先天性。
為先天發育畸形,
多為雙側,
可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
(二)後天性。
1.麻痹性上瞼下垂:動眼神經麻痹所致。
多為單眼,
常合併有動眼神經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內肌麻痹。
2.交感神經性上瞼下垂:為Müller肌的功能障礙或因頸交感神經受損所致,
如為後者,
則同時出現同側瞳孔縮小、眼球內陷、顏面潮紅及無汗等,
稱為Horner綜合征。
3.肌源性上瞼下垂:多見於重症肌無力症,
常伴有全身隨意肌容易疲勞的現象。
4.其它
(1)外傷損傷了動眼神經或提上瞼肌, Müller肌, 可引起外傷性上瞼下垂。
(2)眼瞼本身的疾病, 如重症沙眼、瞼部腫瘤等, 使眼瞼重量增加而引起機械性上瞼下垂。
(3)無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縮及各種原因導致眶脂肪或眶內容物減少, 可引起假性上瞼下垂。
(三)癔病性上瞼下垂。 為癔病引起, 雙上瞼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 有時壓迫眶上神經可使下垂突然消失。
症狀
主要的症狀是上瞼不能上提,
患者常緊縮額肌、皺額、聳肩以助提瞼,
檢查
正常人上瞼緣覆蓋角膜上緣的2mm,
瞼裂平均寬度約為7.5mm。
為了估測提上瞼肌的功能,
可在抵消了額肌收縮力量的前提下,
分別測定眼球極度向上,
向下注視時的上瞼緣位置。
正常人應相差8mm以上。
如前後相差不足4mm者,
表示提上瞼肌功能嚴重不全。
治療
主要是防止視力減退和改善外貌,
應針對原因治療。
先天性上瞼下垂應早期手術矯正。
尤其單側下垂遮擋瞳孔者更應爭取早期手術,
以防形成弱視。
肌源性或麻痹性上瞼下垂可用三磷酸腺苷、維生素B1或新斯的明,
提高肌肉的活動功能。
久治無效時再慎重考慮手術。
上瞼下垂的手術方式有:①增強上瞼提肌的力量,
病因
1.瘢痕性:由於眼瞼外傷、燒傷、眼瞼潰瘍、眶骨骨髓炎或瞼部手術不當等所造成的皮膚瘢痕牽引所致。
2.痙攣性:由於眼瞼皮膚緊張,
眶內容充盈眼輪匝肌痙攣壓迫瞼板上緣(下瞼的瞼板下緣)所致。
常見於患泡性結角膜炎的小兒,
或高度眼球突出的患者。
3.麻痹性:僅見於下瞼,
由於面神經麻痹,
眼輪匝肌收縮功能喪失,
下瞼依其本身的重量下垂面形成外翻。
4.老年性:僅見於下瞼,
由於老年人的眼輪匝肌功能減弱,
眼瞼皮膚及外眥韌帶也較鬆弛,
使瞼緣不能緊貼眼球,
終因下瞼本身重量下墜而外翻。
症狀
1.因淚小點外翻,
發生溢淚。
2.暴露部分的結膜變充血、肥厚、乾燥、粗糙、甚至呈表皮樣改變。
3.嚴重者可導致瞼閉合不全及暴露性角膜炎。
檢查
眼瞼外翻後,
瞼緣離開眼球,
瞼結膜乾燥肥厚,
表面充血。
角膜亦乾燥,
潰瘍形成,
最終產生疤痕,
危害視力。
治療
1.瘢痕性:徹底切除瘢痕,
作植皮術。
2.麻痹性:輕者塗眼膏及眼墊包紮,
重者應行眼瞼縫合術以保護角膜。
3.老年性:輕者,
應囑其向上擦淚,
以減少或防止外翻加劇。
重者手術矯正,
以縮短瞼緣為原則,
最簡易的方法是在結膜瞼板層及皮膚肌肉層各作一個三角形切除,
然後縫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