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經常溢奶怎麼回事?
母乳餵養是十分科學的方法, 不過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產婦的奶水是不足的, 這時候不僅要吃很多容易下奶的食物, 同時也要找來催奶師幫忙。 等到有充足的奶水之後, 就可以正常給寶寶餵奶了。 不過在餵奶的過程中, 媽媽們發現自己家的寶寶總是出現溢奶的情況, 這到底是為什麼?
什麼是溢奶?
對於小兒喂飽後不久吐出少量乳汁, 一般情況良好, 食欲正常, 吐後不啼哭, 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狀和體征, 通俗稱為“溢奶”, 屬於正常現象。
寶寶溢奶怎麼辦?
說到寶寶溢奶, 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奶幾次。 溢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 溢奶也不是病, 媽媽不用太過擔心。 溢奶屬於生理現象, 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一般不需要服用藥物治療, 但需注意改進餵養方法, 當溢奶後, 寶媽注意要及時清除口腔及鼻腔內的奶水即可。
大多數的新生寶寶, 由於身體各方面機能正處於逐漸發育當中, 新生嬰兒的胃呈水準位元, 胃的容量小, 存放食物少, 其中寶寶吐奶就是因為寶寶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有發育成熟, 賁門括約肌也較鬆弛, 容易返回到賁門處。 如果進食過多, 吃奶量過多, 吃奶後立即平臥, 乳汁也容易衝開賁門, 經食管返至口腔, 造成吐奶現象。
其實寶寶溢奶的情況, 如果寶寶偶爾吐幾次奶, 然後吃好、睡好、精神很好, 寶媽不用緊張。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 吐奶次數就會逐漸減少, 吐奶這種狀況會慢慢改善, 當寶寶長到6、7個月時便會消失停止。
如何緩解寶寶溢奶?
一、餵奶後不馬上換尿褲
寶媽在餵奶的時候要注意, 先換尿布後餵奶。 最好在餵奶後不要立即更換尿布, 如果寶寶在喝完奶後你再將寶寶翻來抱去的一系類活動會導致寶寶溢奶的。 所以建議哺乳後可以在哺乳前更換尿布, 哺乳後, 隔20~30分鐘再換尿布。
二、奶量不宜過多
嬰兒出現溢奶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小寶寶的胃比較淺, 並且食道下三分之一的環狀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 媽媽在餵奶時注意每次餵奶量不要過大, 餵奶後先把寶寶豎起來, 輕打背部。 千萬不能一次性給寶寶喂得太飽, 也不能急於求成, 喂得太快。
三、餵養後輕拍背部
不少寶媽給寶寶餵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