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子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唐本草》:椋子木, 葉似柿, 兩葉相當;子細圓如牛李子, 生青熟黑。 其木堅重, 煮汁赤色。 八月、九月采木, 日干。
【拼音名】Liánɡ Zǐ Mù
【英文名】Wood of Largeleaf Dogwood
【別名】椋、(木來)、松楊、涼木、椋子樹、冬青果、丁木樹、燈檯樹、大葉燈檯樹、落地金錢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木來)木的心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ak [Cor-nus macrophylla Wall. ]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
【原形態】(木來)木 落葉喬木或灌木, 高4-15m。 一年生枝赤褐色, 疏生柔毛, 有棱角。 葉對生;葉柄長1.6-3cm, 上面有淺溝, 基部略呈鞘狀;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 長8-16cm, 寬4-8cm, 先端漸尖, 基部圓形或寬楔形, 側脈5-7對, 弓狀彎曲。 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0m以下的山谷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山西、陝西、甘肅、山東、臺灣、西藏及長江以南各地。
【化學成份】樹皮含鞣質8-20%, 葉含鞣質5-13%。 種子含半乾性油, 出油率7-15%。
【性味】味甘;鹹;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養血安胎。 主跌打骨折;瘀血腫痛;血虛萎黃;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或泡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