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心悸中醫辯證怎麼分型?

凡是有過心悸經歷的人都知道, 這種感覺是非常難受的, 心跳速度會比較快, 會一陣陣的發作, 有時候持續的時間比較長, 尤其會伴隨著頭暈以及急促等症狀, 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心肌得不到及時緩解的話, 還會引起更大的危害, 比如會導致一些併發症, 下面為大家介紹心悸的中醫辨證分型方法。

心悸中醫辯證分型:

心悸發作時常伴有氣短、胸悶、甚至眩暈、喘促、暈厥;脈象或數, 或遲, 或節律不齊。 心悸包括驚悸和怔忡。 病位主要在心, 與肝、脾、肺、腎關係密切。 因心為君主, “神明出焉”。 如脾不生血, 心血不足, 心神則失養;脾失健運, 痰濕內生, 擾動心神, 或腎陰不足, 不能上制心火, 腎陽虧虛, 心陽失于溫煦, 均可發為心悸;肺氣虧虛, 不能助心以治節, 心脈運行不暢則心悸不安;肝氣鬱滯, 氣滯血瘀, 或氣鬱化火, 均使心脈不暢, 心神受擾, 發生心悸。

心虛膽怯心悸因驚恐而發, 悸動不安, 氣短自汗, 神倦乏力, 少寐多夢。 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 心脾兩虛心悸不安, 失眠健忘, 面色?白, 頭暈乏力, 氣短易汗, 納少胸悶。 舌淡紅, 苔薄白, 脈弱。 陰虛火旺心悸不甯, 思慮勞心尤甚, 心中煩熱, 少寐多夢, 頭暈目眩, 耳鳴, 口幹, 面頰烘熱。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

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症狀。 中醫歸屬為“心悸”或“怔忡”, 臨床上分型辨治, 可獲良效。

心脾兩虛

心悸氣短, 面色不華, 倦怠乏力, 眩暈健忘, 睡眠不安,

思慮勞心則甚。 唇舌色淡, 脈細弱。 治宜補血養心, 益氣安神, 方選歸脾湯:當歸、龍眼肉、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酸棗仁、茯神、遠志、木香;中成藥有歸脾丸、養血安神丸、柏子養心丸等。

心虛膽怯

心悸, 善驚易恐慌, 坐臥不安, 少寐多夢易醒, 煩躁。 舌苔薄白, 脈動數或虛弦。 治宜鎮驚定志安神, 方選安神定志丸加味:龍齒、茯苓、茯神、黨參、遠志、石菖蒲、琥珀、磁石、五味子;成藥有安神定志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