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人體天生有五大缺陷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千百年來, 人類的身體一直進行著各種改變, 以適應環境的變遷。 但如今, 有些部位的改變沒能很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相反, 在生活的重壓之下, 它們經歷著各種病痛。 哈佛大學教授利伯曼將其稱為“錯誤的進化”。
他認為, 雖然我們通過發明的器械, 研究的藥物和手術, 緩解或治癒了扁平足、中風、骨質疏鬆等疾病, 但也因此, 我們遠離了原始的、適宜我們身體的生活方式, 如適量運動、少站多坐等。 這並不是令人欣喜的一種變化。 德國《明鏡週刊》則刊文逐一列舉了由於“錯誤的進化”導致的人們身體的種種“缺陷”。
不齊的牙齒。 相對於不得不通過矯正, 才能讓牙齒變整齊的現代人, 古人似乎有著先天的優勢。 專家稱,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 由於食物的日益精細化, 我們不需費很大的力氣就可以咬碎食物, 頜骨和牙齒的咀嚼鍛煉逐漸減少, 而這種長期的“懈怠”逐漸導致頜骨和牙齒退化。 相對來說, 頜骨的退化幅度比牙齒要大, 慢慢地, 頜骨與牙齒不再匹配, 變小的頜骨無法再提供足夠的空間容納所有牙齒, 於是導致了一口難以排齊的牙齒。 因極易出現生長問題而不得不拔掉的智齒, 便是頜骨變小極好的例證。 進化的結果已經形成, 我們要做的是, 別讓情況加重。 比如, 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多吃點硬質食物,
扁平的足弓。 做個文明人, 必須穿鞋著襪。 只是這些講究卻苦了我們的腳。 “被束縛”使得腳部肌肉長時間維持緊張狀態, 再加上道路平坦, 體重增加, 得不到足夠鍛煉的肌肉逐漸萎縮, 便易形成扁平足。 印度一項針對近2300名兒童的研究表明:總是赤腳的孩子們中, 平足的只有2.8%;而那些早早地就穿上鞋的孩子們, 出現平足的比例在13.2%左右。 相信這也是為什麼嬰幼兒在學走路時, 一定要先光著腳的原因了。 專家表示, 治療扁平足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光腳走路。
為了讓腳更健康, 不妨偶爾甩掉“文明”的鞋襪, 特別是不健康的高跟鞋, 回歸一下原始。 若走走石子路等, 或許還能保健全身。
易損的膝蓋。
此外, 穿鞋走路也是導致膝關節受傷的原因之一。 2006年, 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病例診斷學的醫學人員發起了一項名為“膝蓋內收運動”研究。 在試驗中, 他們做了不同嘗試:讓病人穿鞋走路, 然後赤腳走路, 每段時間都會測量病人膝蓋的受壓情況。 結果他們驚訝地發現, 赤腳走路對膝蓋產生的壓力比穿鞋走路所產生的壓力要小12%。
既然已習慣直立行走, 那麼, 我們就只能從其他方面來儘量減輕膝關節的負重。 婁思權說,
脆弱的脊椎。 大部分脊椎動物的後背就像水準的棍子, 用來懸掛內臟。 它像橋一樣彎成拱形, 以便承重。 然而, 出於多種原因, 我們的原始人祖先站了起來, 這等於是把一座橋豎了起來, 並將我們的後背從一座橋變成了一個S形的結構, 脊椎的承重隨之增加。 而人直立行走後, 原來很適合四足動物的椎間盤圓片被體重壓縮, 已變得脆弱, 再加上現在不健康的坐臥姿勢, 各種脊椎疾病便接踵而來。 應避免久坐, 常做頸椎保健操, 多鍛煉, 都能起到保護脊椎的作用。 此外, 平時做做小雁飛, 或練練爬行,
變小的骨盆。 刊登在《新科學家》雜誌上的一則報導指出, 現代女性在生產時常會出現的難產等問題, 除了與孩子個頭越來越大有關, 也和女性骨盆比古人小有關。 德國《明鏡週刊》更是直接表示, 難產是人類直立行走導致的後果之一。 因為在進化過程中, 為了能夠更好地走路, 女性的骨盆不得不處於被擠壓的變化之中, 而同時, 人類孕嬰的大腦卻在逐漸變大。 我們可以在保證胎兒健康的前提下, 控制其體重增長, 以免給已經變小的骨盆太多壓力, 並因此引致危險。
我們的進化並非完美無缺。 就像我們沒有厚厚的體毛, 必須要衣物來禦寒;我們身體裡的闌尾, 只會在發炎時帶來疼痛。 但同時, 面對這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