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養生忙,這些誤區你中招了嗎?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 世界衛生組織各會員國, 都會舉行紀念活動, 推廣和普及有關健康知識,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準。 如今, 年輕人越來越重視生活保健, 事實上, 人們對防病保健有很多曲解和誤讀, 下面這些保健誤區, 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誤區一:吃飽喝足有利健康
俗話說“三分饑寒保平安”, 此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飽食終日又缺乏運動, 則會造成能量過剩, 容易引起肥胖, 加速衰老, 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八分飽才有利於健康。
誤區二:一日兩餐能減肥
有些女性為了身材苗條, 每天只吃兩頓飯, 認為這樣能減肥。
誤區三:喝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
許多人不喝牛奶是因為他們覺得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 而事實並非如此。 研究發現, 牛奶中所含的膽固醇並不高, 而且喝牛奶還有助於減少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生。
但是, 不能空腹喝牛奶, 因為空腹喝牛奶不利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空腹狀態下胃酸過高, 乳酸菌很難存活, 降低了酸牛奶的保健作用。
誤區四:老母雞補身體最好
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 是民間長期流行的說法,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飼養多年的老母雞含有過多的雞油, 其肌肉彈力纖維減少, 結締組織老化, 雞肉粗韌, 久煮難爛, 不易胃腸消化吸收。 飼養一年的雞, 無論煮、燉皆宜,
誤區五:多吃醋有好處
醋不僅能增進食欲, 還能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C, 有利於胃腸對維生素C的吸收, 且在降血壓、預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 於是有人認為吃醋有諸多好處而過量食醋, 甚至乾脆喝醋。 殊不知, 醋食用過量, 會灼傷食道、腐蝕胃粘膜、還會軟化骨質, 加重骨質疏鬆, 導致骨折。
誤區六:口香糖能健齒
有些廣告說口香糖能健齒, 所以許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 結果口香糖的糖分就會在口腔中發酵產酸, 腐蝕牙齒形成齲齒。 另外, 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劑、增塑劑等添加物, 都有一定的毒性, 對人體健康不利。
誤區七:阿司匹林能抗癌
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阿司匹林除了作為解熱鎮痛抗炎藥外,
專家指出, 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長期過量服用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誤區八:補鈣越多越管用
全民補鈣日漸成時尚,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 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異。 特別是兒童, 如果補鈣過量, 可能導致身體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 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 同時, 兒童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 反而影響正常發育。 補鈣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誤區九:維生素就是營養品
很多人把維生素當成保健營養品, 殊不知服用維生素也要因人而異。 如:感冒病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經常喝酒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6, 因維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質的吸收中發揮重要作用, 可作為預防脂肪肝的輔助成分;喜歡運動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C, 以補充由於出汗過多而引起的消耗;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 因機體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維生素D, 可適當補充一些。 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是有定量的, 攝入過量的維生素會引起中毒。
誤區十:三高就是老年病
很多人認為, 高血壓是老年多發病, 與年輕人沒有關係。 實際上, 基於國內外的研究, 高血壓與年齡無關,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水準提高, 體力活動減少, 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的行為比例降低, 促進了高血壓的低齡化。 此外, 生活快節奏、工作壓力、環境壓力等也與高血壓有一定關係。 建議人們飲食清淡, 主動進行體力活動和身心放鬆。
(來源:新華網、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