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腹瀉老人要防結腸癌
結腸癌是發生於結腸部位的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 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 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 占65%發病多在40歲以後, 男女之比為2~3:1。 以40歲~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據世界流行病學調查, 發現結腸癌在北美、西歐、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發病率最高, 居內臟種瘤前二位, 但在亞、非、拉美等地發病率則很低。 我國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低於胃癌, 食管癌、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 各地資料顯示,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飲食結構的改變, 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各趨勢。
從結腸炎到結腸癌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慢性腹瀉的老年患者容易對這個慢性過程掉以輕心。 初始的症狀與普通腹瀉無明顯區別, 早期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等症狀, 一般治療常能緩解。 而後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 如便秘次數增多, 腹瀉或便秘, 便前腹痛, 稍後即可有黏液便或黏液膿性血便。 待腫瘤體積增大, 影響糞便通過, 可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 右半結腸癌出血量較小, 隨著結腸的蠕動與糞便充分混合, 肉眼觀察不易看出, 但隱血試驗常為陽性。 癌腫位於左半結腸時, 由於糞便漸趨成形, 血液和黏液不與糞便相混, 約25%患者的糞便中肉眼觀察可見鮮血和黏液。
結腸癌早期症狀多較輕或不明顯, 常被患者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