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長壽都有什麼訣竅 揭秘七大長壽訣竅

自古以來, 我們都在尋找長壽的秘方, 怎麼樣做才能延緩衰老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 對此問題專家解答:合理飲食, 適當運動, 戒煙限酒, 科學睡眠, 心理平衡, 合理用藥, 及時體檢等7條長壽訣竅, 才能延緩衰老, 或者減慢衰老速度, 提高晚年生活品質, 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健康長壽的七大訣竅吧。

飲食 十個拳頭原則

我國有一個針對中老年人提出的“膳食寶塔”, 分為五層。

寶塔第一層是主食、主糧, 最好的搭配是薯類、穀類和雜豆混合, 每天攝取4兩到8兩。 第二層是蔬果類, 每天吃6兩到1斤。 不能光吃綠葉蔬菜, 還要吃有色蔬菜, 如辣椒、胡蘿蔔。 第三層是家禽肉類, 每天吃1兩到一兩半。 第四層是乳製品, 每天要吃6兩。 寶塔第五層是油脂, 一天只能攝入半兩。

要計算每天自己吃了多少東西, 難度很大。 那大家就記住“10個拳頭”原則。 每天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的魚禽蛋肉,

吃兩個拳頭大小的主食, 兩個拳頭大小的乳製品和豆類, 五個拳頭大小的蔬果。 還要注意三餐合理分配, 早飯吃得飽、中飯吃得好, 晚飯吃得少。

運動 膝關節要“省著用”

我們現在經常喊一句口號, “節約使用膝關節”。 因為關節磨損是有壽命、有期限的,

鍛煉不能以犧牲關節健康為代價。 因此, 不主張老人爬樓、爬山來運動。

我主張中老年人要做適合自己生理特點的運動, 最好的方法是散步。 一般, 像中老年人散步, 每天要走3公里, 可以分兩次。 游泳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 如果心臟不好、有高血壓的, 要謹慎。

運動強度不能過量。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170減掉年齡。 比如, 我今年60歲, 170減去60等於110, 說明運動後的心跳不能過110, 否則就過量了。

睡眠 每天6—8小時

越是老年人, 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以6—8小時為宜。 好的睡眠必須滿足幾條:

第一環境要清潔, 溫度要適宜, 空氣要清新。 睡前不喝興奮性飲料, 包括咖啡、濃茶。 不宜看刺激性的電視、電影、小說。 入睡困難者, 可以在睡前泡泡腳。

第二選對枕頭。 枕頭高度不要超過15公分。 原來有句成語, 叫高枕無憂。 這是很不科學的。 老人往往有頸椎、骨質增生。 枕頭高, 會加重病情。

第三床墊不能太軟。 第四睡姿有講究。 研究表明, 睡覺最好是仰睡和右側睡。 吃飯後, 右側睡符合胃、十二指腸的解剖結構特點, 能使晚餐食物順勢而下。

心理 做到三個樂

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問題越來越多。 最突出的, 就是孤獨感, 感覺人走茶涼、孤立無援, 特別是獨居老人。 有人對某些很平常的事, 會表現出超乎平常的擔心和焦慮, 總要管一些自己管不了的事。 還有人焦慮、多疑, 把過多的注意力不恰當地集中在自己身上。

老年人要調試心態。 說通俗些, 就是做到三個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 如今生活比過去好多了, 我們享用著現代化產品, 吃穿住行基本不用愁。 助人為樂, 就是多做公益性善事, 多去接觸社會、參加集體活動。 現在老年大學有很多好課程, 適合中老年人去聽講, 或者出去郊遊、參加聚會, 也是自得其樂。

體檢 每年查次腸鏡

體檢內容有很多,對老年人來說,有很多項目必須定期查。

第一項就是血糖和代謝,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兩個數值都正常,才說明沒有糖尿病。抽空腹血糖前,至少8個小時不能吃東西。第二,重視胃鏡和腸鏡檢查。很多體檢都沒有這個項目。但上海醫改新方案提出,40歲以上的居民要逐步開展大腸癌普查,以儘早發現消化道腫瘤。做腸鏡前一天,要吃流質飲食,可以吃藕粉、米湯、牛奶、豆漿,但稀飯和麵條是半流質。

第三,動脈超聲波不能省。像股動脈、膕動脈一定要查,及早發現血管裡有沒有斑塊。

防病 戒煙限酒護心臟

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戒煙是最好的措施之一。我們吃阿司匹林,只能降低15%的風險;吃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只能降23%。而戒煙可以降低總死亡率的36%。像血脂異常的,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都要積極戒煙。

血壓高的人,必須戒酒。飲酒後,血管一擴張就容易破掉,誘發中風。有嚴重胰腺炎,慢性肝炎等疾病患者,都要遠離酒精。若實在忍不住,怎麼辦?只能少量喝點葡萄酒,男性每天不能超過3兩,女性每天不能超過2兩。

用藥 一天別超5種

老人對藥物的吸收、轉運、分佈和排泄,都與青年人不同。用藥必須掌握幾個原則:第一,嚴格掌握用藥原則,可用可不用的就不要用。第二,要選擇合適的藥,很多藥物都有副作用,老人的腎臟和肝臟、心臟,已經運轉了幾十年,排毒分解能力弱,吃藥前要詳細詢問不良反應。第三,劑型很重要。有的老人吞咽不是很靈便,服藥前要預先判斷能不能把藥咽下去。

老人用藥最好遵醫囑。若自行用藥,可以從半片,甚至1/4的劑量開始。品種應儘量減少。上海老年醫學會就建議過,一天用藥不超過5種。

體檢 每年查次腸鏡

體檢內容有很多,對老年人來說,有很多項目必須定期查。

第一項就是血糖和代謝,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兩個數值都正常,才說明沒有糖尿病。抽空腹血糖前,至少8個小時不能吃東西。第二,重視胃鏡和腸鏡檢查。很多體檢都沒有這個項目。但上海醫改新方案提出,40歲以上的居民要逐步開展大腸癌普查,以儘早發現消化道腫瘤。做腸鏡前一天,要吃流質飲食,可以吃藕粉、米湯、牛奶、豆漿,但稀飯和麵條是半流質。

第三,動脈超聲波不能省。像股動脈、膕動脈一定要查,及早發現血管裡有沒有斑塊。

防病 戒煙限酒護心臟

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戒煙是最好的措施之一。我們吃阿司匹林,只能降低15%的風險;吃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只能降23%。而戒煙可以降低總死亡率的36%。像血脂異常的,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都要積極戒煙。

血壓高的人,必須戒酒。飲酒後,血管一擴張就容易破掉,誘發中風。有嚴重胰腺炎,慢性肝炎等疾病患者,都要遠離酒精。若實在忍不住,怎麼辦?只能少量喝點葡萄酒,男性每天不能超過3兩,女性每天不能超過2兩。

用藥 一天別超5種

老人對藥物的吸收、轉運、分佈和排泄,都與青年人不同。用藥必須掌握幾個原則:第一,嚴格掌握用藥原則,可用可不用的就不要用。第二,要選擇合適的藥,很多藥物都有副作用,老人的腎臟和肝臟、心臟,已經運轉了幾十年,排毒分解能力弱,吃藥前要詳細詢問不良反應。第三,劑型很重要。有的老人吞咽不是很靈便,服藥前要預先判斷能不能把藥咽下去。

老人用藥最好遵醫囑。若自行用藥,可以從半片,甚至1/4的劑量開始。品種應儘量減少。上海老年醫學會就建議過,一天用藥不超過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