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尿毒癥透析過程

在治療尿毒癥初期的時候是能夠選擇透析這種治療方法的, 但是透析是非常疼痛的 , 如果不透析食採取保守的治療就會使疾病被耽誤, 但是如果選擇了透析之後, 後續的治療就只能夠通過透析一步一步的來, 並且隨著疾病的加重, 透析的次數也會變得更加頻繁, 那麼尿毒癥透析的過程是什麼呢?

尿毒癥目前的治療除了腎移植外就是透析了。 透析治療即是腎臟替代治療, 也就是說只有通過透析才能幫助腎臟工作, 不能停止, 現在的治療每週透析3次是很規範的。 如果能堅持規律透析、控制好血壓、血糖, 加上平時飲食規律, 適量運動, 應該可以延長壽命的。 血液透析簡稱血透, 又稱作為人工腎和洗腎, 是血液淨化技術的一種。 利用半透膜原理, 通過擴散、對流體內各種有害以及多餘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移出體外, 達到淨化血液的目的。

一般來講血透治療一般每週做3次, 每次4~6小時。 在開始血液透析4~8周內, 尿毒癥症狀會逐漸有所好轉, 此時身為患者千萬不要大意, 因為如能長期堅持合理的透析, 不少患者能存活15~20年以上。 也就是說, 一個人如若60歲患了尿毒癥, 長期堅持合理的透析,

至少能活到75歲, 這個年齡, 在普通人群中, 也算得上高夀了。

有些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後, 認為透析可以把體內各種有害及多餘的物質清除掉, 因而放鬆了飲食限制,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進行維持性血透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 往往少尿甚至無尿,

因此, 對水分的攝入必須加以限制, 否則會導致浮腫;高血壓及心力衰竭等併發症。 維持性血透患者每天進水量以多少為好, 應根據尿毒癥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原則上是量出為入, 保持平衡。 出量包括尿量、吐瀉量、不顯性失水量(400— 600ral/24h)及透析脫水量。 入量包括每日飲水量、食物中的含水量及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內生水量的總和。 判斷體內水液平衡最簡單的方法是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