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O”形腿?專家:很正常

讀者齊女士:我家兒子現在6個月, 他的腿老也伸不直, 家人擔心他是O形腿。 請問什么是X或O形腿?可以預防嗎?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原主任張思萊:O形腿醫學上稱為膝內翻, 俗稱“羅圈腿”, 是在膝關節處, 小腿的脛骨向內旋轉了一個角度, 故此稱為“膝內翻”。 X形腿醫學上稱為膝外翻, 指兩足并立時, 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 而兩足內踝無法靠攏。

在胎兒時期, 正常胎位的胎兒在子宮內全身盤曲, 脊柱略前彎, 四肢屈曲緊縮交叉于胸腹前, 胎兒以盡可能小的體積來適應子宮的狹小空間。 由于胎兒在媽媽子宮里的這種特殊姿勢,

所以新生兒出生后大多數都是“O”形腿。

在孩子學會走路的6個月內, 由于下肢承重全身的重量, 所以在外觀看起來“O”形腿更為嚴重, 在1歲半左右達到高峰。 隨后因為受到生長發育、負重與姿勢改變等因素等的影響直到3—4歲又逐漸發展成“X”形腿, 過了4歲開始矯正, 到了6—7歲已接近正常, 要到10歲左右才比較穩定, 大約有95%的X形腿可在外觀上恢復正常。 因此根據這種情況, 大多數嬰幼兒看似“O”或“X”形腿, 其實都是屬于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所以家長大可不必擔憂。 (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