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中國早教跟西方教育的對比(1)

編者按:知道中西方教育的差別在哪?西方教育比我們好東方好那?東方教育又比西方好在哪?想知道?看看吧!

美國西南學院的羅妮麗博士長期研究早期兒童教育, 接觸過很多美國家長, 據她介紹, 其實洋媽媽和中國媽媽在選擇早教機構時, 都有一個共同的期望值:孩子的安全性。 這是中國家長和美國家長都一致的地方。

重視“心”的安全

然而, 與中國家長稍有不同的是, 美國家長注重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安全, 還有心靈上的安全, 就是孩子對情感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對自信心的培養。 “我在國內看到一些小朋友哭,

老師、家長就說‘不要哭’, 可是孩子為什麼哭, 是身體需要還是情感需要, 家長很少去關注。 ”

美國的兒童早期教育普及率頗高, 美國的家長是怎樣選擇早教機構的?羅妮麗表示, 家長通常先觀察硬體設施。

“不管什麼樣的早教機構, 安全第一重要, 要安全、安全再安全;第二, 早教機構的環境要讓孩子有家的感覺;第三要看玩具的材料是否安全, 看教室的設施是否在良好的狀態下, 是不是搖晃易倒, 所用油漆是否含鉛等等;第四, 教室外、操場這些環境能否避免孩子受傷害;第五要看洗手的方式, 是不是堅持最健康的規則。 最後要看機構有沒有在緊急狀況下的救護設施, 出現緊急事件時怎麼處理, 如果遇到地震、火災或者孩子有緊急狀況怎麼辦。

如果要從課程上來選早教機構, 就要看課程的多樣性、吃喝拉撒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語言的溝通, 另外環境有沒有挑戰性, 是否有利於提高孩子智力, 孩子有沒有積極地參與, 有沒有大量的閱讀, 閱讀、再閱讀。

“放羊”背後蘊含精心安排

中國的早教階段是指0-5歲, 而美國的早教年齡是0-8歲。 在國內到了一年級就不算早教, 在美國是從新生兒到小學三年級。

對於早教, 美國不同的州有不同的方法, 但總的說來, 基本的理念都是要尊重兒童個性, 按照兒童個性來正面誘導孩子的行為。 羅妮麗表示, 早教著重在孩子能力的培養, 不同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在西方的課堂上很重要一點就是強調孩子學習的快樂性,

避免傳統教學中‘告訴’的方法, 從孩子的興趣上來引導他主動地探索世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一位在美國的華人家長抱怨, 自己孩子在早教中心什麼都沒有學到, 只是在亂爬亂玩。 羅妮麗則解釋, 其實每個早教老師都在背後做大量工作。 “在美國的教學中, 孩子像放羊一樣什麼也不做, 其實不是的, 每一項活動都是經過老師精心安排, 想出大量的對策來瞭解和幫助孩子發展和提高能力。 ”

在美國早期兒童教育過程中, 每一個年齡段分得很細, 每個階段都有該達到的能力和目標, 如果目標沒有達到就要進行外部的早期干預。

早教決定成年人格

羅博士認為, 中國不少家長希望孩子成功,

強調知識和認知, 這就意味著強迫孩子去學習。 但西方的家長更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 希望孩子快樂地成長, 為社會服務, 做對社會有用的事, 有處理困難的能力, 培養一個合法的社會公民, 沒有一種具體細緻的要求。

“所以美國早教帶給孩子的影響, 第一點, 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愛好學習的人;第二, 對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 是在尊重兒童發展過程中, 讓孩子快樂地學習。 除了認知方面的發展, 還很注重體能和社會情感的發展, 就是對自己和他人情感的瞭解, 要學會與別人相互合作的能力。 早教決定了以後十年、二十年成人的樣子, 真正的教育結果是體現在成人以後人格的形成方面。 ”

接受特殊兒童

西方早教是融合型教育, 包括特殊兒童, 以及多動症、情感有缺陷、語言有障礙的孩子等等, 智力超常兒童(在中國稱之為天才兒童)在美國的一些州中也屬於特教物件, 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都包含在早教物件中, 每一個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在中國不管是幼教機構還是家長, 他們對特殊兒童大多有防備心理。 你看中國的家長願不願意把這群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在接受特殊兒童方面, 很多反對意見是來自于家長, 他們就是不認同這種孩子, 這一點跟國外有很大的差異。 ”羅妮麗說。

“舉個例子來說, 我認識的一個美國家長還有意識地領養了兩個特殊兒童, 她覺得這樣會讓孩子有更感恩的心, 所以說家庭的觀念不一樣,

對兒童的教育目標也不一樣。 ”

老師關鍵要懂孩子

美國的早教機構對老師的學歷並沒有嚴格要求, 只是規定第一不能有犯罪記錄, 第二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

很多美國早教機構的輔助老師只有高中學歷, 但他必須完成早教基本課程, 如兒童心理學、兒童語言對話、緊急救護措施、緊急防禦措施, 並且在第二輪合同簽約中, 提供由老師證明的課程學分, 不斷接受再教育, 再教育包括參加早教會議, 有關早教的評定, 接受早教課程。 此外還結合其他嚴格的專業培訓, 如四年大學以及更高的知識累積。

但最重要還是要懂得孩子, 瞭解孩子的獨特性, 而且老師必須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 不能表現出偏見。

美國中產沒有免費早教

可能很多人會羡慕發達國家的免費高品質早教,抱怨中國早教機構高收費的行為。但實際上“免費早教”在美國飽受社會壓力,不少人還提倡取消。

美國的確有很多免費的早教中心,如EarlyHeadStart,不止免學費,連吃的、住的、醫療統統都免費。

來自美國波士頓的布羅克太太現居住在廣州,她表示,假如是貧困和低收入家庭孩子就有可能得到免費的早教,中產或以上階層必須額外付錢。據布羅克太太瞭解,商業早教機構一年收費約1萬美元。

美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也提倡讓孩子接受免費早期教育,但引起社會批評。專家表示,因為美國經濟不景氣,很多中心會營運不下去,州政府要拿出一筆錢讓兒童免費接受早教,可實際上很難做到。

專家認為,早教行業不該被形容為“暴利”行業。任何一個早教機構都是需要費用的,無論這筆錢是政府撥還是私人出。不管是不是暴利,收費是應該的。但費用高低要和效果相一致,高收費就應該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加拿大寶寶享受免費

美國的免費早教飽受爭議,但加拿大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免費早教。

Lucia是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華人,她介紹,自己本沒在意早教,更沒有特意選擇,但寶寶一生下來,社區護士就會提醒媽媽帶孩子去附近免費的早教中心。

“寶寶現在15個半月,去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辦的早教中心,OntarioEarlyYearsCentre,因為它是免費的,是完全由省政府出資的非盈利機構。而且離我家很近,開車大概10分鐘。”

“社區的護士上門服務的時候就對我提起過這家早教中心,說寶寶3個月開始就可以去了,現在知道剛出生就可以去。”

儘管是免費的早教,但品質一點都不差,Lucia還覺得課程設計挺豐富,她表示,早教中心一般是給0-6歲的孩子提供課程,但也有專門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比如13-30個月,從週一到週六都有不同的內容,音樂課就針對0-12個月寶寶,教媽媽跟寶寶一起唱歌。

另外還有專門給男性的課程,帶寶寶參加只能是男性家長,爺爺、爸爸、叔叔都可以,與寶寶一起做遊戲、唱歌跳舞。還有認識形狀、顏色、數位、字母之類的活動。

Lucia是上班族,只能週六帶寶寶去中心。週六是familyfun(家庭樂),這個課程是放任寶寶自己玩室內的各種玩具,但結束前會讓寶寶們把玩具放回去。最後的15分鐘,老師會帶領大家一起唱兒歌互動。Lucia對課程挺滿意,覺得寓教於樂。

總結:其實不管東方還是西方,對於孩子來說,只要是好的教育就對了(文章原載于《健康忠告》,刊期:2012.5-6月,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美國中產沒有免費早教

可能很多人會羡慕發達國家的免費高品質早教,抱怨中國早教機構高收費的行為。但實際上“免費早教”在美國飽受社會壓力,不少人還提倡取消。

美國的確有很多免費的早教中心,如EarlyHeadStart,不止免學費,連吃的、住的、醫療統統都免費。

來自美國波士頓的布羅克太太現居住在廣州,她表示,假如是貧困和低收入家庭孩子就有可能得到免費的早教,中產或以上階層必須額外付錢。據布羅克太太瞭解,商業早教機構一年收費約1萬美元。

美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也提倡讓孩子接受免費早期教育,但引起社會批評。專家表示,因為美國經濟不景氣,很多中心會營運不下去,州政府要拿出一筆錢讓兒童免費接受早教,可實際上很難做到。

專家認為,早教行業不該被形容為“暴利”行業。任何一個早教機構都是需要費用的,無論這筆錢是政府撥還是私人出。不管是不是暴利,收費是應該的。但費用高低要和效果相一致,高收費就應該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加拿大寶寶享受免費

美國的免費早教飽受爭議,但加拿大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免費早教。

Lucia是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華人,她介紹,自己本沒在意早教,更沒有特意選擇,但寶寶一生下來,社區護士就會提醒媽媽帶孩子去附近免費的早教中心。

“寶寶現在15個半月,去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辦的早教中心,OntarioEarlyYearsCentre,因為它是免費的,是完全由省政府出資的非盈利機構。而且離我家很近,開車大概10分鐘。”

“社區的護士上門服務的時候就對我提起過這家早教中心,說寶寶3個月開始就可以去了,現在知道剛出生就可以去。”

儘管是免費的早教,但品質一點都不差,Lucia還覺得課程設計挺豐富,她表示,早教中心一般是給0-6歲的孩子提供課程,但也有專門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比如13-30個月,從週一到週六都有不同的內容,音樂課就針對0-12個月寶寶,教媽媽跟寶寶一起唱歌。

另外還有專門給男性的課程,帶寶寶參加只能是男性家長,爺爺、爸爸、叔叔都可以,與寶寶一起做遊戲、唱歌跳舞。還有認識形狀、顏色、數位、字母之類的活動。

Lucia是上班族,只能週六帶寶寶去中心。週六是familyfun(家庭樂),這個課程是放任寶寶自己玩室內的各種玩具,但結束前會讓寶寶們把玩具放回去。最後的15分鐘,老師會帶領大家一起唱兒歌互動。Lucia對課程挺滿意,覺得寓教於樂。

總結:其實不管東方還是西方,對於孩子來說,只要是好的教育就對了(文章原載于《健康忠告》,刊期:2012.5-6月,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