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快轉給咱爸咱媽!晚年有了“小情緒”,該如何排解?

“樂觀豁達”, 是常常用來形容老年人的詞匯。 通常大家認為, 老年人有大把閱歷, 看什么事都應該云淡風輕, 不會有煩心事。 但其實在現實中, 一點小事兒可能就會讓老年人心神不寧。 如何疏解老人們的負面“小情緒”?已成為目前老年人精神慰藉工作的重點。

研究發現

情緒會影響老人健康

對于老年人來說, “老”這件事殘酷而又無奈。 該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化”?首都醫科大學劉志成教授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 “有一對夫妻生活和睦, 相伴了幾十年。 可最近一段時間, 妻子總埋怨老伴兒小便時滴到地板上,

兩個人為此經常吵架。 其實, 這就是衰老的表現。 對于身體的老化, 我們需要學會接受。 ”

“進入老年期, 人的各種生理功能都逐漸進入衰退階段, 并面臨社會角色的改變、喪偶等生活事件, 老年人必須努力面對和適應這些事件。 ”劉志成指出, 在面對和適應過程中, 老年人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心理變化, 影響著老化過程、健康狀況、老年病的防治和預后。 在專家的講解下, 老人們若有所思。

從去年7月開始, 奧運村街道積極開展區級養老創新服務項目, 將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問題當作工作重點。 “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減退, 退休后社會角色轉變, 家庭結構空巢化, 加之社會環境影響等因素, 老年人易出現不良情緒, 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精神慰藉成為解決該問題的重要途徑。 ”項目負責人王軒介紹。

情緒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不良情緒與年齡、經濟條件并沒有太大的關聯。 根據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劉均娥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 有些生活完全能夠自理和自立的空巢老人, 雖然身體健康、衣食無憂, 但他們的內心沒有依靠, 很不踏實。 因此, 幫助老人建立積極正性情緒, 疏導負性情緒, 成為老年人精神慰藉工作的重點。

積極引導

用文體活動培養“正情緒”

專家介紹, 正性情緒包括適應、自立、充足、樂觀等狀態。 與之相對的, 則是失落感、孤獨感、無助感、壓抑感等負性情緒。

“正性情緒越多, 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越高。 ”王軒表示, 那些開朗豁達的老人往往興趣點比較多,

社會參與度比較高。 “就如同許多退休的老人很樂意被單位返聘, 他們在意的不是錢多少, 而是每天都有事可做, 有獲得感和社會參與感。 ”她表示, 有了社會參與感, 老年人就會感覺自己沒有與社會脫節, 從而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

對于沒有返聘的老人, 又該如何培養正性情緒呢?首都醫科大學的劉志成教授建議, 老年人要多參加活動讓自己充實起來, 學習新的技能來補償歲月的遺憾, 保持好奇心, 嘗試利用網絡工具探索。

為了提高社區老年人的參與感, 老年人精神慰藉項目開展了系列講座, 從老年人“處人處家處事”講到“看病治病康健”, 讓老年人通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應對老年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項目還開展了一系列文體活動, 愉悅老年人的身心。 在奧運村街道, 項目引入的老年瑜伽深受老人們歡迎。 在練習中, 老人們爭當“模特”, 讓老師糾正錯誤動作。 老年瑜伽教練趙靜介紹, 老年人練習瑜伽, 不但可以保持身體機能活力, 還有助于改善情緒, 降低焦慮感。 “瑜伽的調息法、冥想等練習能刺激老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 從而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 讓老人擺脫思想困境, 獲得內心的平和。 ”

趙靜介紹, 老年文體活動是精神慰藉的重要內容, 開展多樣的文體活動, 可以讓老年人老有所伴、老有所樂, 從而讓老人在參與文體活動中保持正性情緒。

家人支持

多和老人進行互動

“每個老年人都是需要關注的對象,

都需要心理關愛。 ”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劉均娥表示, 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可以通過聊天、談心、組織社會活動等方式, 為老年人提供關懷訪視、生活陪伴、情感溝通、文體娛樂的活動。 對個別問題突出的老年人, 可進行專業的心理訪談和咨詢, 必要時則需要醫療介入。

劉均娥介紹, 步入老年期, 面對生理功能下降、社會角色轉變和社交圈縮小等情況, 不少老年人會出現失落、孤獨寂寞和抑郁等心理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 家屬就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支持力量。 當發現老年人有心理問題時, 子女和晚輩應該多陪伴父母和長輩, 多傾聽老年人的訴說, 多進行互動, 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懷。

“老年人自身也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同時自己還要有事做, 讓老年生活充實起來。 ”劉均娥建議, 老年人可以學習新的知識, 充實頭腦;擴大社會交往, 結識新朋友;尋找精神寄托, 做自己愛好的事, 如唱歌、下棋等;積極參加社會上的活動, 發揮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技術特長, 發揮余熱等, 做到身心愉悅, 老有所樂。

在實踐中, 一些老人表現出了比較強烈的社會參與意愿, 讓項目工作人員眼前一亮。 項目負責人王軒介紹, 引導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 將“互助養老”模式引入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務中, 實現養老過程中的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 或將為雙方都能帶來正情緒的獲得感。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