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後淋巴結腫大解析
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 淋巴結按其位置可分為淺表淋巴結和深部淋巴結。 臨床實際工作中所檢查的淋巴結主要是淺表淋巴結。 深部淋巴結腫大早期多無表現, 需經過一些特殊檢果, 如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掃描等才能發現。 正常淋巴結直徑多在0.2~0.5㎝,常呈組群分佈,質地柔軟,表面光滑,無壓痛,與周圍組織無粘邊,除頜下、腹股溝、腋下等處偶能觸及1~2個外, 一般不易觸及。 由於炎症或腫瘤等原因時可觸及淋巴結腫大。
每一組群淋巴結收集相應引流區域的淋巴液。 瞭解二者之間的關係對於判斷原發病灶的部位及性質有重要臨床意義。
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 常提示淋巴結周圍的組織器官出現了病變。 因此,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通常提示腹股溝周圍的生殖系統、腹腔各器官病變, 也包括全身性的。
可以口服消炎藥, 進行抗生治療, 如頭孢拉啶0.5 一天3-4次;克林黴素0.3 一天3次;氧氟沙星0.2一天2次中的任何一種,
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人群, 可見於多種疾病, 有良性, 也有惡性, 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及時就診、確診, 以免誤、漏診, 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談一談淋巴結腫大的常見原因。
慢性淋巴結炎
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 且常為局限性淋巴結腫大, 有疼痛及壓痛, 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 抗炎治療後會縮小。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結, 多無重要意義。 但無明顯原因的頸部、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標誌著全身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 應予以重視, 進一步檢查確定。
結核性淋巴結炎
有發熱、多汗、乏力、血沉增快, 多見於青壯年。 常伴發肺結核, 淋巴結質地不均勻, 有的部分較輕(乾酪樣變), 有的部分較硬(纖維化或鈣化), 且互相粘連, 並和皮膚粘連, 所以活動度差。 這類患者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
小兒頸部或耳後觸摸到淋巴結很常見,它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凡遇淋巴結腫大,最好找醫生診斷,以確定原因及是否需要治療.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很多,有些暫時不必治療,但必須密切觀察;大部分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一般來講,淋巴結輕度腫大,單個或散在的幾個,質軟,無壓痛,無粘連,無伴有其他症狀
,可暫時不必治療,但必須密切觀察其變化.如不增大或逐漸縮小,則可繼續觀察;如果增大或增多,必須找醫生診治.如果腫大的淋巴結較大,較多,尤其是成串,逐漸增大或迅速增大,與周圍組織粘連,其他部位(如腋下)也有淋巴結腫大,伴有發熱,消瘦等其他症狀者,都應該立即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如 淋巴結活檢),以達到及時診斷和治療.
也可見於任何年齡組, 其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 可從黃豆大到棗大, 中等硬度。 一般與皮膚無粘連, 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 可活動。 到了後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 也可融合成大塊, 此外, 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 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統等。 確診需活組織病理檢查。 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常易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