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黃痰要吃消炎藥嗎
出現咳嗽黃痰的現象, 一般多是細菌感染導致的, 是需要服用消炎類的藥物的, 但是如果服用消炎藥的話, 最好是在醫生的遵囑下服用, 不要自己盲目的服用藥物, 咳嗽平時一定要多注意休息, 多喝水, 飲食上儘量以清淡為主,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不然是會影響身體恢復的。
咳嗽並非疾病, 而是一種症狀。 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症狀之一就是咳嗽, 如咳嗽無痰或痰量很少為乾咳, 常見於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 多見於支氣管內異物;長期慢性咳嗽, 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1、呼吸道疾病:當鼻咽部至小支氣管整個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時候, 均可引起咳嗽。 當肺泡內有分泌物、滲出物、漏出物進入小支氣管即可引起咳嗽, 或某些化學刺激分佈於肺的C纖維末梢也可引起咳嗽。 如咽喉炎、喉結核、喉癌等均可引起乾咳,
2、胸膜疾病:如各種原因所致的胸膜炎(肺結核、肺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胸膜間皮瘤、自發性氣胸或胸腔積液或胸腔穿刺等均可引起咳嗽。
3、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狹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或肺水腫時, 因肺泡及支氣管內有漿液性或血性滲出物, 可引起咳嗽。 另外, 右心或體循環靜脈栓子脫落造成肺栓塞時也可引起咳嗽。
4、中樞神經因素:從大腦皮質發出衝動傳至延髓咳嗽中樞,
5、其他因素所致慢性咳嗽:如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後咳嗽、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咳嗽和習慣性及心理性咳嗽等。
在一般情況下, 對輕度而不頻繁的咳嗽, 只要將痰液或異物排出, 就可以自然緩解, 無須應用鎮咳藥。 但是, 對那些無痰而劇烈的乾咳, 或有痰而過於頻繁的劇咳, 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 影響休息和睡眠, 增加體力消耗, 甚至促進病症的發展, 產生其他併發症, 此時弊大於利。 所以, 應該適當地應用鎮咳藥, 以緩解咳嗽。
但鎮咳藥物大多只是抑制咳嗽症狀本身, 不能消除引發咳嗽的真正病源。 要治療咳嗽, 最根本的辦法還是消除導致咳嗽的誘因及基礎疾病。
對於不同情況引起的咳嗽, 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1、背部熱敷:對於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局灶性肺炎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2、足心貼膏止咳法:將大蒜搗爛成泥, 捏成餅狀, 敷於雙足底湧泉穴, 外蓋膠布。 每晚洗腳後擦乾換藥一次, 7天為一療程。 對風寒、風熱、燥熱三型咳嗽以及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的咳嗽, 有很好的療效。 有的人貼後腳底起水皰, 是由於大蒜刺激性強的緣故, 可改用止咳化痰的杏仁、白芥子等藥研末調糊代替大蒜泥。 這種經皮膚給藥的療法, 可提高藥物利用度。 另外, 腳掌與上呼吸道粘膜有寒從腳下起”的反應關係, 雙腳一受涼,上呼吸道粘膜溫度便急劇下降,感冒咳嗽即起,用藥物膠布貼治後,可加強調節機制,從而收到止咳效果。
3、蒸氣吸入止咳法:用一個帶嘴的燒開水壺,內裝少量水,置於火爐上,待水燒至冒出蒸氣時,用口對著壺嘴冒出的蒸氣,一口一口地吸入,每次持續20—30分鐘,一日2—3次,對咳嗽有顯著療效,特別是對外感風寒引起的急性氣管炎及支氣管炎療效更佳。吸入時應注意,口離壺嘴的距離要適當,太近易燙著,太遠溫度不夠,以能忍耐的溫度為宜。
雙腳一受涼,上呼吸道粘膜溫度便急劇下降,感冒咳嗽即起,用藥物膠布貼治後,可加強調節機制,從而收到止咳效果。3、蒸氣吸入止咳法:用一個帶嘴的燒開水壺,內裝少量水,置於火爐上,待水燒至冒出蒸氣時,用口對著壺嘴冒出的蒸氣,一口一口地吸入,每次持續20—30分鐘,一日2—3次,對咳嗽有顯著療效,特別是對外感風寒引起的急性氣管炎及支氣管炎療效更佳。吸入時應注意,口離壺嘴的距離要適當,太近易燙著,太遠溫度不夠,以能忍耐的溫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