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不能順產的原因有哪些?

對于一些孕婦來說, 生孩子的方式都是比較了解的, 因為這是孕婦的必修課。 臨床上生寶寶一般會有梁總方式, 第一種就是順產, 也就是自然分娩, 第二種則是剖腹產, 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將寶寶從孕婦的腹中取出, 這兩種方法各有各自的優勢。 那么, 不能順產的原因有哪些?

(1)子宮收縮乏力:良好的子宮收縮應該是宮縮間隔2—3分鐘一次, 持續40秒左右。 宮腔壓力>50mmHg(指壓子宮肌壁不出現凹陷)。 如果宮縮持續時間短, 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 宮縮高峰時用手指壓子宮底部肌壁仍可出現凹陷, 我們就稱之為子宮收難, 則有可能造成難產。 所以, 有的產婦及家屬不理解:為什么醫生一直說能生最后卻生不下來?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2)宮口擴張緩慢:在潛伏期(即宮口擴張3 cm), 最慢的宮口擴張速度為每4小時擴張l cm, 而活躍期(即宮口擴張3—10cm), 最慢的宮口擴張速度為每小時擴張lcm。 如果宮口擴張速度小于以上標準, 就叫做官口擴張延緩。 它可能由于胎兒相對于骨盆過大、胎兒枕位不好或產力不好引起。

(3)羊水污染:正常時羊水是清亮的, 其內混有白色的胎脂。 如果羊水中混有胎糞, 使羊水呈現黃綠色、黏稠狀,

我們稱為羊水Ⅲ度污染。 這是由于胎兒缺氧時腸蠕動亢進, 肛門括約肌松弛, 使胎糞排入羊水中。 所以, 一般認為這是胎兒宮內缺氧的表現。 此時應積極處理, 使胎兒盡快脫離缺氧的環境。

(4)胎心監護圖形異常:胎心監護圖形比聽一次胎心能更快、更早、更準確地反映胎兒缺氧的情況。

在臨產之前或臨產早期, 由于宮縮不強, 胎兒即使有輕度缺氧也表現不出來。 隨著產程的進展, 宮縮逐漸加強, 胎兒則有可能忍受不了官縮時的缺氧, 而表現出胎心監護圖形的異常。 醫生可能會根據胎兒宮內儲備能力及產程進展情況來決定哪種分娩方式對母體和胎兒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