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為什麼早產兒容易患黃疸?

早產兒">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病症, 尤其是早產兒更容易患黃疸。 黃疸指的是人體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高於正常範圍, 出現明顯黃疸。

其實, 很大一部分新生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黃疸, 有80%的早產兒會有黃疸症狀。

早產兒易患黃疸多是由於肝功能不全導致的, 早產兒肝臟發育不完全, 本身體內的膽紅素指數就偏高, 更容易患上黃疸, 持續時間會很長。 早產兒容易患黃疸, 可能與胎兒在體內受到感染有關。 黃疸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某些疾病例如與紅細胞有關的疾病(紅細胞形態異常、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增多症), 早產兒的膽紅素由於血紅蛋白病等引起從而合成增加, 這些都會引起早產兒黃疸。 早產兒肝的代謝功能異常(早產兒的肝臟膽紅素代謝障), 膽汁排泄障礙等也會導致早產兒黃疸。

若是新生兒在出生的後三天(部分延遲到第5天),

治療後持續10到15天左右後即可消退的黃疸屬於生理性的, 這種生理性的黃疸是因為新生兒肝臟系統發育不完全, 紅細胞死掉後產生的膽紅素增多, 不能及時轉化, 出現黃疸。 早產兒發生生理性黃疸一般持續時間是3到4周左右消退, 黃疸一般不嚴重不會令孩子有不適感, 家長們可以不用擔心, 一般不會復發。 如果是早產兒病理性的黃疸, 寶寶出生的後一天就會有黃疸症狀, 並且有嘔吐、貧血、體溫異常等其他症狀伴隨, 並且黃疸反復出現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持續時間長, 需要對造成黃疸症狀的疾病原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