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疾病

過半淋巴瘤可治愈

作為人體循環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淋巴系統由淋巴管、淋巴結及淋巴組織構成, 通過淋巴液幫助收集和輸送組織液回心臟, 是靜脈系統的的一個輔助部分, 同時還是人體對抗疾病的天然抵御屏障。 淋巴瘤是一種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 所有的淋巴瘤都是惡性的, 不同種類的淋巴瘤之間只存在惡性程度的差別, 而不存在良惡性的差別。

今年9月15日是第六個世界淋巴瘤宣傳日。 在由衛生部和中國抗癌協會發起、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協辦的“攜手希望——淋巴瘤專題宣傳月”新聞發布會上,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支修益教授表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早發現早確診之外, 分型是否準確、首次治療成功與否, 決定了淋巴瘤能否有效控制。

如果病人一開始就能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治療, 就更有希望在近期療效及遠期生存取得長足進展。 隨著靶向藥物的問世和治療方案的不斷發展, 惡性淋巴瘤治愈率已達50%以上, 有效幫助患者及家屬重拾希望。 ”

生活方式、病毒感染, 淋巴瘤來勢洶洶

作為一種源于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 淋巴瘤分為霍奇金和非霍奇金兩大類。 在亞洲地區, 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生率遠高于霍奇金氏病, 大約為9:1, 由于惡性程度更高, 預后更差, 所以一般談到淋巴瘤就是指非霍奇金淋巴瘤。

2009年, 48歲的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和年僅33歲的演員李鈺, 都因淋巴瘤不幸病逝。 據報道, 他們均在發現病情后約一年的時間里, 病情迅速惡化, 最終不治, 令人扼腕嘆息。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目前全球平均每2分鐘就有1名新發病人, 每年死亡人數超過20萬。 而在我國, 每年新增患者約2.5萬人。 在過去20年, 淋巴瘤發病率增加了75%, 在發病率增長最快的腫瘤中位居第3位。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于各年齡階段, 高發年齡為45~60歲。

為什么越來越多人被確診為淋巴瘤呢?支修益教授表示:“一方面是因為疾病的診斷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生活環境的改變, 上班族常接觸各種輻射、工作壓力大, 同時, 現代人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和細菌感染(如幽門螺旋桿菌)增多,

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也是導致淋巴瘤逐年高發的原因。 ”

早期發現、準確分型, 淋巴瘤治療成功的關鍵

惡性淋巴瘤的表現比較隱匿, 不易被察覺, 能夠早期發現癥狀, 及時就診, 治愈率會大大提高。 一些早期信號特別值得重視:

1.無明確原因的進行性淋巴結腫大, 尤其是在部位、硬度、活動度方面符合惡性淋巴瘤的特點的。 2.“淋巴結結核”經正規療程的抗結核治療、“慢性淋巴結炎” 經一般抗炎治療無效。 3.淋巴結腫大和發熱經治療有時好轉, 但經常有反復, 并且總的趨勢為進展性。 4.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或周期性發熱, 特別是伴有皮癢、多汗, 消瘦, 以及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 如果身體出現這些異常情況,

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 以免延誤病情。

對于淋巴瘤的確診,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腫瘤醫院化療科洪小南教授強調, “活檢是一種簡單易行且痛苦較輕的操作, 是淋巴瘤診斷最為可靠的方法, 對于高度懷疑的病變部位進行全部或部分切除行病理檢查。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病理分類原則, 非霍奇金淋巴瘤細分為約30余種亞型, 有的病情進展較慢, 有的則來勢兇猛, 不同亞型治療方法并不一樣, 因為不同病理亞型的淋巴瘤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和預后均不相同。

“正是由于這些亞型的差異性很大, 早期明確病理診斷和細分亞型、準確臨床分期、恰當的治療方案是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前提”,

洪小南教授表示,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為B細胞和T細胞兩種類型, 其中, 彌漫大B型的淋巴瘤可能占到30%- 40%, 對于這種發病率很高的亞型, 目前采取以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美羅華)為基礎的一線免疫化療, 淋巴瘤治療的整體療效得到明顯提高, 5年生存率超過64%, 使更多患者獲得根治機會 。 ”

堅持復診, 才能“步步為‘贏’”

但現實是, 很多患者在得到治愈的“捷報”以后就萬事大吉, 殊不知癌細胞隨時可能“反撲”。 據最新的文獻報告顯示, 淋巴瘤的復發率高達約30%。 洪小南教授表示:經過正規治療后, 腫瘤得到完全控制、臨床完全緩解的患者, 仍面臨腫瘤復發的風險。 特別是治療后的1~2年, 故定期隨訪復查必不可少,

其包括常規體檢、血清學及影像學檢查。

其中, 在治療結束半年內應每月返院隨訪一次, 半年后每2個月隨訪一次, 一年后每3~4個月隨訪, 兩到三年后每4~6個月隨訪復查, 直至5年后無復發癥狀和任何不適為止。 洪小南教授指出:堅持科學復診, 是鞏固抗癌成果的不二法門。 在抗癌戰線上, “步步為營” 才能“步步為‘贏’”。

此外, 患者在復診期間還要注意消除對淋巴癌的心理障礙和保持合理的飲食和運動。 既不能放松警惕, 忽視身體的變化, 錯過治療期;也不能“杯弓蛇影”, 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更不能因為害怕復發而諱疾忌醫。

自檢小貼士:專家建議大家可以通過摸頸部、腋窩、腹股溝, 看有沒有腫大的淋巴結。 如果有超過1厘米的腫大淋巴結, 或者淋巴結迅速變大,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果有持續半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高燒,特別是伴有消瘦時,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盡快去醫院就診。

相關閱讀: 無端脾腫大 背后可能“躲”著淋巴瘤 網友評論: 已有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或者淋巴結迅速變大,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果有持續半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高燒,特別是伴有消瘦時,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盡快去醫院就診。

相關閱讀: 無端脾腫大 背后可能“躲”著淋巴瘤 網友評論: 已有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